医疗器械(含医用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大型医院,特别是国家公立医院,使用的大多是进口医疗器械。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许多进口器械的综合性能、产品稳定性确实优于国产医疗器械,为了保证医疗质量,这无可非议。
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先进技术的引进,目前很多国内企业的产品性能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不大,有的产品质量好,且以其性价比高的优势,在国内外均占有不小的市场。
但是,整体上看,我国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仍以进口产品为主,即使是质量上等、价格合理的国产医疗器械,进入国家公立医院的比例仍较低。分析其原因,除了医务人员对于名牌医疗器械的信赖程度高以外,尚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医务人员对发展民族医药工业的意识不强,不积极主动使用国产产品,患者和家属也常要求使用进口器械诊疗;②某些国产医疗器械质量不过关或者稳定性不足。有的产品外观设计和国际知名产品不相上下,但由于材料欠缺或者加工制作落后,性能和进口知名品牌差距不小;③有的厂家或销售部门售后服务较差,用户满意度较低;④经济利益驱使,现有医疗价格体系使高成本的进口产品可以高收费,投资回报率较国产医疗器械具有优势。
很多世界经济强国,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的政府出台有力政策促进本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国民也十分推崇优先采用本国医疗器械。我国在提高医学水平的同时,也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民族医药工业。国产医疗器械在不断进行研发和技术升级的同时,企业可有效解决就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医疗器械性价比高,可以有效地节约资金,降低医院的采购成本和运营费用,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符合国家的医改政策。
为此,我们建议:
1。通过多种形式,如媒体宣传、会议教育等,强化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相关管理人员、患者和家属对于发展民族医药工业的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使用国产医疗器械的自觉性。
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国产医疗器械的产品质量。相关企业应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努力采用先进国家的标准制作产品,确保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科技和财政部门大力支持相关企业的产品研发,如设立国产医疗器械研发的科研基金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企业与医学研究人员的科研合作,以适应医疗器械产品发展的需要;医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国产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3。强化国产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服务意识,加强售后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用户的满意度。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管相关企业医疗器械质量的同时,也要监管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服务水平。
4。对于质量好,技术成熟的国产医疗器械,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使用国家和集体资金采购医疗器械时,要求原则上优先采购国产产品。在程序完善、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医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加快对国产医疗器械的审批过程。
通过上述用户、企业及政府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以及全社会的支持,全面促进我国民族医药工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