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引入社会资本办医对于解决看病贵看病难,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就医需求,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实现健康中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特别是对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理念上与固有机制体制上的束缚,社会资本举办非盈利性医院包括企业、民营甚至私营等非政府举办医院尽管数量增加较快,但是大多不成规模,发展举步维艰,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1)医疗服务补偿机制不够公平合理,通过购买服务所得补偿不足以抵消医疗服务的成本,公立医院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得以解决,而非政府机构举办医疗机构就要自己额外掏钱补贴。(2)税负过重,企业五险一金占人员费用的40-50%,而公立医院因享有优惠只占不足20%,而且在公费医疗上还可得到政府补贴;同时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人员属非事业编制,个人三险一金全部缴纳,政府举办医疗机构人员属事业编制,只交三险一金中的一个小险种;一多一少,显著加重社会资本举办医院的运行压力,并导致人员收入极为显著低于事业编制人员,同时事业编制及非事业编制退休福利待遇的显著差距,显著影响了优秀人才的引入和队伍稳定,制约了非政府举办医院的发展。(3)职称晋升困难,社会地位、学术团体、以及行业重大项目建设等处于边缘化,得不到重视,高端医疗人才不愿加盟。(4)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很少把非政府举办医院包括一些相当有影响的企业医院放在重点支持建设加以考虑等诸多因素使得非政府举办医院在规模上、水平上受到很大限制,同时获得医保服务资质难,发展受到歧视。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1.把社会资本办医作为发展健康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将其发展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通盘考虑,赋予重要的责任而不仅限于简单的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
2.对于以承担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的社会资本举办的非盈利性医院调整降低其税负,使其与公立医院相当。
3.调整医疗服务购买办法,取消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暗补部分(不包括人才培养、重大项目研究等公益性服务补偿),实现公平透明合理的补偿,促进医疗与服务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4.在职称晋升、技术准入、学术团体、重大项目论证、重大研究以及奖励等给以支持或预留相应位置与空间等等,为社会资本办医尤其是非盈利性的医院的发展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与空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