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卫计委出台的《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由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共同牵头设立了“一带一路心脏介入培训项目”,经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批准立项。项目运行以来,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和中国医师协会做了大量工作,以促成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心脏介入培训项目落地,在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和中国医师协会大力支持和全方位指导下,培训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数量可观的医学人才;深化了“一带一路”国家间、医师间的人文交流;促进了国际合作和医疗产业发展。
项目运作存在问题:
1.缺乏政府间双向交流机制。
目前项目不明确卫生领域尤其是心血管领域国家层面上希望开展合作的国家、双方的诉求和需求以及希望进行的合作内容。
2.缺乏正式的政府领导下的专业层面的各专科综合工作机制。
由于目前没有政府领导下的专业层面的各专科综合“一带一路”工作推进委员会,培训工作大方向及规划等无专科专家直属指导或审批。
3.签证方面遇到的困难,将很大程度上限制外国学员来华接受培训、阻碍卫计委“一带一路”方案的实施。
按照中国领事服务网要求,X2签证需要的支持性材料是中国境内招收单位出具的录取通知书;F签证需要的支持性材料是中国境内有关单位或个人出具的邀请函件。但由于所属签证类型有特殊需求,为学员办理签证常出现政策性难题。
4.办理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方面遇到的困难,将阻碍外国学员获取在华受训的机会。
目前,各地卫计委对此《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办理标准不同,导致部分外国学员无法办理该许可证。若无该许可证,外国医师将无法在华进行手术,不能完成培训。
5.在筹集资金方面的困难限制着能够开展的项目数量和规模。
以“一带一路心脏介入培训项目”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在为我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承担着高额的费用。如无法筹集到所需足额资金,部分工作只能不充分地进行或无法进行。
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现从五大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国家层面的双向交流机制。
建议建立国家推动、学科及专家参与的国家层面的双向交流机制,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对接中方与外方的诉求和需求。
例如,由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邀请希望合作的国家的卫生部带领该国各学科的牵头专家来华,与我方共同探讨双方的诉求以及希望合作的方案和内容。
2.成立正式的政府领导下的专业层面的各专科综合“一带一路”工作推进委员会。
建议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委托中国医师协会成立医学各专科专家牵头的多专科综合“一带一路”工作推进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在国家卫计委国合司领导下进行各专科“一带一路”培训工作的大方向整体的规划、协调和推进。
3.为办理来华签证提供方便。
请求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与我国外交部协商,对此“一带一路”项目,简化X2签证和F签证相关要求,方便国外学员来华接受培训。
4.为办理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提供方便。
请求国家卫计委向当地负责审批的卫计委机关备案,使审批机关认可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先进性和必要性,并对行医许可证的顺利颁发给予方便。
5.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在可能的情况下,请求国家卫计委或商务部给予项目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中国医师协会已经提交了“南南基金项目申报机构基本信息”,希望国家批准协会的此项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