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和案据
随着现代化进程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出现,在我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根据《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数据,中国每年新诊断癌症病例429万例,总死亡281万例,相当于每分钟约8.2人被确诊为癌症,约5.4人死于癌症,其中,肺癌、结直肠癌位居前列。
2018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癌症日”的活动主题为“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WE CAN,I CAN)”。中国抗癌协会也提出鼓励患者主动交流、勇敢面对疾病;科学制定健康选择;激励行为、采取行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协同抗癌等,以推动癌症防控事业的发展。
现实中,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时都已是中晚期,从而出现了肿瘤晚期患者花钱受罪且得不到有效照顾的情况。大型医院注重诊治,预防早诊和宁养康复无暇顾及,而社区和家庭宁养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指导,链条脱节导致肿瘤早期得不到发现、晚期得不到有效照顾。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依托一院带四个直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肿瘤方面的医学专家和慢病防治的管理优势,于2015年开始探索基于石景山区高发的大肠癌和肺癌的“社区-家庭-三级医院”为一体的恶性肿瘤联合防控全程管理模式。经过两年半时间的摸索,积累了一些肿瘤防控管理经验。
建议
(一)发挥社区全科医生健康守门员的作用
1.强化健康教育
加强对辖区居民健康宣传、行为干预,虽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一定能够预防全部癌症,但确实有1/3以上的癌症可以通过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得以预防,如减少吸烟,降低肺癌发生率。
2.做好早期筛查
由于恶性肿瘤的潜伏期很长,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被予以重视。社区应该承担,通过问卷了解其生活方式、家属肿瘤发病情况,筛查出肿瘤高危人群转到大医院,给与针对性检查、健康指导及健康管理,发现癌前病变给与治疗。
在全癌种中,肺癌、结直肠癌位于前列,有效健康生活干预、早期筛查、早期治疗,会得到相当有效地控制,减轻社会、家庭癌症诊治负担,目标是确保更少的人患上癌症,更多的人得到成功的治疗,患者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3.居家安宁指导
社区负责肿瘤的健康宣传、早期筛查,还要接受三级医院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后等康复治疗、疼痛治疗、家居照顾服务、患者及家属心理咨询、临终关怀辅导、营养支持、定期随访等职能。遇病情变化及时与三级医院联系,转上三级医院接受积极治疗。
(二)医疗保险惠及肿瘤早期筛查、晚期照顾
我国肿瘤发生率较高,但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关注的重点是治病,对肿瘤早期筛查没有投入、对肿瘤终末期的照顾不足,也影响着肿瘤规范化防控效果。建议增加肿瘤早期预防和晚期安宁疗护的医保支持。
(三)提倡全社会关注
2017年,国家卫计委颁布了安宁疗护中心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首钢医院率先按照标准建立安宁疗护中心,为肿瘤患者提供从心到灵、从生到离世的照顾,对家属悲痛化解等人文关怀工作。但社会上,大家对于临终关怀的认知还有待提高,家属出于亲情的考虑,让很多肿瘤晚期的病人接受没有实际效果的治疗,这只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对病情没有太大帮助。"如何对临终患者进行关怀,也成为国家、社会、医院及患者家属必须考虑的问题。分级诊疗建立后,三级医院应该是疑难重症的救治中心,常见病应先到社区医院就诊。那么三级医院就会有一定空间留给肿瘤末期病人提供临终照护,倡导健康新理念,起到社会示范作用,以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维护患者的尊严,体现医学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