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新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启动,按照“新医科”的理念,提出“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改革目标。2020年9月起,2019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医学基础综合+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中开始了主动性、探究性、整体性、应用性的学习,从“知识呈现”到“知识构建”模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特别是临床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第一个学期结束,记者就课程教学的开展情况专访肌骨系统教学改革PI田华教授和人体形态功能调节课程群Co-PI张卫光教授。
本期嘉宾
田华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关节外科主任
北大医学新教改“肌骨系统”整合课程PI
一场彻底的改革 13个器官系统
2019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全面启动新时代综合改革,以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点迎难而上。作为新一轮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医学“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定位于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国家使命感的、引领未来的医学科学家和临床科学家”。您怎么看新一轮教改(“新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我们国家医学院校长期以来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以传授知识、灌输理念为主,学生为被动接受式学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基本是先基础课、再桥梁课、最后临床课的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是以学科为中心。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比如,内科治疗越来越外科化,外科治疗则朝着微创化和智能化发展。同时,传统的医学教学对人文社科、思政教育等的关注和投入也有些不足。
医学教育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北京⼤学医学部作为全国医学教育的“桥头堡”,完全有理由和有必要在全国率先开展针对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的“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我们这次“新时代”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非常彻底,将所有基础课、桥梁课和临床课程整合成为了13个器官系统。希望这种呈现模式的转变,能更好地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建立更好的临床思维模式。本次大胆且彻底的教学改革,体现了我们北大医学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我们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屋建瓴。
您负责的“肌骨系统课程”,在13个临床器官系统课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作为13个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之一的肌骨系统,是唯一被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课的器官系统(大一在北京大学本部接受通识教育),因此可以说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可以说我们肌骨系统是本次新时代教改的“排头兵”。
作为PI,接到这个任务我感觉很光荣,同时也深知肩上的责任非常重⼤。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心里明白作为“排头兵”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不仅会影响学校整个教改的布局,影响后面12个器官系统教改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整个一届学生的命运。
因此,接到任务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组织Co-PI解剖学系张卫光教授、副PI北大医院施卫东教授和人民医院党育教授、秘书周非非教授以及解剖教研室方璇老师等,按照医学部领导的整体部署,反复讨论、不断优化课程设置。确定了以“基础-临床相结合”“讲授-参与相结合”“经典-前沿相结合”以及“医学-人文相结合”为课程特色,目标是按照医学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医学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使学生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实践,建立起医患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最终成长为不仅仁术也更加仁心的好医生。
教改排头兵 肌骨系统整合课程
达预期目标
创建以“医学基础综合+器官系统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将原来以学科和教师为主的知识呈现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建构过程的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请您介绍一下这学期课程教学的情况?
在学校和医院领导,尤其是三家附属医院⻣科行政主任的全力支持下,以及全体参与授课老师的有力配合下,作为此次教改“排头兵”的肌⻣系统整合课程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经验也有不足。通过教学总结和学生的调查问卷,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课程整体设置是成功的。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基础课薄弱的特点,整个肌⻣系统的课程将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充分融合,尤其是与肌⻣系统密切相关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创新性地让临床老师与基础老师同台上课,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基础知识加强对疾病机理机制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通过临床疾病的学习增强对基础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果。
第二,课程的创新性。特别设置了学科交叉及前沿知识讲座,新开课程11学时,充分利用北大各附属医院⻣科和运动医学大师云集的特点,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北大医学的综合优势。比如,在大师讲座中,我们既开展了有关生物力学的交叉课程,也开展了融合3D打印、机器人等前沿知识的课程,使学生在有幸聆听大师授课的同时,开阔视野,提高科研创新的兴趣。
第三,人文社科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医学观。比如,通过课程“脊柱外科前沿与公共卫生责任”,使学生明白作为新时代的北大医学生,不仅要学会诊断疾病和治愈疾病,还要有更大的担当,勇于担负起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的责任。
第四,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模式包括大班授课、CBL/PBL课程、临床讲座、实验课及临床见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第五,学生评价和考核体制的创新。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平时成绩占30分,理论考试占70分。平时成绩,我们主要通过让学生提交CBL课程学习报告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参与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对器官系统疾病的整体理解能力,并对学生的所有学习报告进行线上查重。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报告书写认真、规范,达到了CBL课程设置的初衷。
第一学期课程结束后,专门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学习感想以及对课程内容、进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那么从学生考试成绩和各方反馈来看,效果评价如何?
平均82.5分的期末考试成绩(优良率达到87.5%)不但消除了整个教学团队在考试前的担心和焦虑,也从一个方面展示了肌⻣系统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
我们在考试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也超出预期:对课程设置认为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学生占90.5%;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本系统基础与临床融合后有利于从不同⻆度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观点的学生占91.5%;“与传统教学相比,教改使得更早接触了临床”,由此对于医生这个职业“非常喜欢、有职业自豪感和需要再见习看看”的比例达95%以上。
学校领导、教育处领导和教学督导老师们也对第一个吃螃蟹的肌⻣系统教学改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既然是教学改革,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关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进行了教学科研课题的申请,其中“基于医学生早期临床思维培养的运动系统整合课程实践”获得了2021年北京大学教学新思路2.0的成功立项;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肌⻣系统退行性疾病——颈椎病”示范课获得了北京大学第九届创新教与学应用大赛微课一等奖。可以说,肌⻣系统整合课程顺利完成了学校领导交给的教改排头兵任务。
持续优化 奋进在新教改征途上
改革在路上。这学期课程改革运行后有哪些思考,下一步继续改进的方面?
虽然肌⻣系统教学顺利结束了,但通过课程总结、学生交流会和调查问卷,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
第一,CBL课程设置过多,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文献和书籍进行自学,从而可能影响CBL课程效果。
第二,与传统医学教育不同,由于没有专属教材导致部分学生不适应。
第三,通过课程总结和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发现临床见习时间安排太短,使得见习有些走马观花的感觉。
第四,学生考核和评价方面,过程评价稍显不足。
通过对已完成的肌⻣系统整合课程的总结和梳理,我们已经拟定了课程的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包括:
一、启动了肌⻣系统专用教材的筹备撰写工作,在下一届学生上课前至少完成讲义编写工作;
二、对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准备适当减少CBL课程,代之以小班授课;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与临床课程的融合,包括CBL课程,适当增加临床见习时间,并分组进行,改善学生的见习体验;
四、加强学生考核的过程管理,在保留具有创新特色的CBL课程学习报告的基础上,增加考勤、随堂测等内容;
五、建立课程网站,申办精品课程,申请教改专项课题。
总之,北京大学新时代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肌⻣系统整合课程”,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在整个教学管理团队和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知道,新时代教学改革才刚刚开始,肌⻣系统整合课程也还有很多需要优化和改进的地方,我们团队一定会不忘初心,积极配合学校的整个教改布局,把北大临床医学生的教育教学做成全国的标杆。
本期嘉宾
张卫光
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常务副主任
北大医学新教改人体形态功能调节课程群CO-PI,并深度参与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多个临床系统模块的教学改革
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
您认为这次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的教改是基础和临床众多学科在教学上的一次深度合作,是教学上真正的融合。“医学基础综合+器官系统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打破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医学人文等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在一个系统中融合了多门相关的课程。
202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改全面梳理了临床医学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将原基础医学阶段的主要课程整合为3个课程群:人体形态功能调节课程群,包括解剖、组胚、病理、生理、神经生物、病生理和药理;分子细胞与遗传课程群,包括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医学遗传;感染与免疫课程群,包括免疫、微生物、寄生虫。三大课程群共同构成“医学基础综合”课程,介绍基础医学总论内容,为学生学习器官系统课程奠定基础。
目前的教学模式,力求基础和临床之间不再有衔接的问题,基础是临床的基础,临床是基础的临床,即在临床阶段的学习中有基础,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有临床,不存在纯基础或者纯临床,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全部穿插在一起,这是真正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拼接。
在整合的基础上,不同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方向更有侧重,学生的培养更有针对性。比如,基础的学生以科学思维的训练为主,临床的学生以临床思维的训练为主。
请您介绍一下目前的相关进展。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的人体形态和功能调节课程的大部分已经结束,各个系统正在进行,其中运动系统的部分已经完成了,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
目前我们组织编写的教材是《实地临床局部解剖学》,已经交稿了,正在进行插图的修正。这本书已经酝酿了很多年,一部分内容是配合运动系统的学习,进行四肢局解的讲解;另一部分内容主要是配合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的学习,进行胸腹盆腔内脏的解剖讲解,也正好契合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其他如《人体形态和功能调节-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脑干》已经交了样章,审核通过以后就开始编写。基础医学部分的资料可能会准备的相对容易一点,但所编写的教材必须体现基础和临床的整合。
新教改 新要求 新气象
对于教师来说,新教改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从教师的授课模式和效果来看,有哪些改变?
对于教师来说,重新备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在的一节课我们至少要用一到两周的时间重新备课,不能再沿用之前的课件了,甚至是完全重来。其实就我而言是特别喜欢这个过程,本来我就不想每年都讲一样的内容,这次的教改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改变的机会,重新组织讲课的内容和顺序,重新编排每一句话。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都有非常深的参与度,并且也学习到了很多跨学科的新知识。比如我们与其他学科的老师一起备课,大家互通有无,讨论哪些地方应该讲得再深一点,哪些地方可以略掉或让别的老师去讲,教师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使整个课程更加合理化。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这既是个挑战,同时也是个历练。我希望通过教改,所有解剖的老师都能动起来,以老带新,都能在这个课程整合过程中锻炼一下。目前解剖的老师对教改的认可度和参与度都是很高的。
另一个是老师走进学生的课堂,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了。我要求我们的每一位授课的解剖老师走进课堂听课,你要知道上一位老师讲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接课。原来真的可以不用,我们周周备课,都在一块儿,磨合多年,你讲的内容我都知道。但是现在不同了,上个老师可能是神经生物学的老师,也可能是临床骨科的医师,只通过线上沟通备课的效果还是不太到位,因此我要求解剖的老师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听课。由此,从2019级的学生回到北医的第一天起,我跟他们几乎每周都能见面,彼此都很熟悉,并特别制作了胸牌。
在教学上我们还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探索——一个课堂上能不能同时有两个老师?我们当然希望一个老师讲授,最好既能讲基础又能讲临床,但是人的精力和认知是有限的,侧重于基础的对临床的掌握就是不到位,侧重于临床的对基础的研究可能也没那么深。那么,短时期内如果我们做不到两方面都精通,又想做得更好,怎么办?能不能让基础和临床的老师同时出现在课堂上,穿插着讲?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去年基础解剖的方旋老师和北医三院骨科的周非非老师尝试过,讲弯曲的脊柱、讲脊神经,效果非常好。课程开头,周非非老师先讲一个临床病例,然后方璇老师开始讲涉及到的相关基础解剖知识,之后再回到临床,周非非讲他们利用这些知识做了定位诊断,结果如何如何。这就是从临床到基础,再回到临床,最后再走向基础的前沿。提示临床专业的学生,基础的知识当然也很重要。两位各自专业老师的强强联合,应对跨学科的整合课程定会从容些。两位老师的课堂,可能也有助于学生保持新鲜感和注意力。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在人文、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上有了更大的空间,也就是在课程思政上有所加强。如在课程中穿插一些学科发展史、人文思政教育和感恩教育,并且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对母校的热爱,让学生更早地接触临床,增强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心。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希望能够总结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一个好的经验进行推广。
去年因为疫情,我们的线上课程有了很大的进步。依托国家级本科一流线下课程《人体解剖学》,进行了线上教学的补充和汇总,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解剖学习网站。其中不仅包括重新录制的高清教学视频,还专门制作了数十个微课,讲述每个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还研发了一套非常有趣的闯关答题测试系统,用来学生进行自我考核。除此之外,网站上还专门开辟了三个人文思政栏目,讲述励志的解剖和北医老故事。目前这个网站还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学生们也都在使用中,反馈良好。
发散思维 解决关键难题
在教改过程中,如何解决拓展教学空间、促进学科交叉等关键性难题?
拓展教学空间并不仅仅指空间面积上的扩大,更多地是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空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空间的多功能化和优化组合。比如说解剖的实习室除了上课,还可以做一些相关的临床解剖学研究、教学演示等,甚至是新教具的研发测试。另外,形态学的实验室能不能和功能的实验室整合使用,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的实验教学平台。
目前,3D、VR、AR等技术已经应用到了解剖教学当中,我们从前年又开始研究MR,即混合现实,场景是实的,东西是虚的,虚实结合。比如在实地解剖时,解剖的台子是实的,标本也是实的,戴上MR眼镜后,就能看到标本当中的血管、神经,这是虚拟的,但可以很好地引导解剖的操作。我现在研究这个系统今后是不是能用于临床手术,在手术之前进行个性化的扫描,提前进行多次的模拟手术训练,对于手术和医师的培养都很重要。这就是我们未来交叉学科要做的东西,基础不仅能与临床、影像、生物信息、生物材料、图形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进行交叉,还能与考古、历史等学科进行交叉。在教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散思维,进行更多的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统战部摘自《北医报》2021年4月15日第8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