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龙教授,著名的分子免疫学家、生物技术药物领域专家。1952年1月出生在天津市。1981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免疫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至1985年在德国海德尔堡大学免疫学研究所进修,1989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专业博士学位。
自1985年从德国进修回国后,主持组建了北京医科大学分子免疫研究室,2000年北医与北大合并后,建立了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目前是固定资产超过2000万元的国内一流的基因和免疫研究实验室,从事分子免疫学、生物技术药物及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在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因子研究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承担过科技部重大专项包括“973”课题、重大创新药物、国家863计划课题、北京市科技重大项目(248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完成了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研究,参加指导了新型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多个项目,重点组织实施了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的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及北京市功能基因组学重大项目,为推动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开发的源头创新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其领导的实验室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申请国际专利6项(2项美国专利已授权),主持研制的2项基因工程二类新药获新药证书;2项基因工程一类新药获准临床试验;近几年来来共发表论文及综述15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参加著作教材编写5部,主编863生物技术丛书的"生物技术药物"一书。作为第一申请人“促进细胞凋亡的新基因TFAR19研究”获200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指导的博士生有2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和2001年分别被评为国家863计划先进个人奖,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马大龙教授学术造诣精深,具备高瞻远瞩的学科发展战略思维,并且为人正直,治学严谨,顾全大局,诚恳待人,积极扶持年轻人,甘为人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马教授的研究涉及分子免疫学、生物技术药物及人类功能基因组学,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他切身体会到生物技术药物对治疗人类疾病所具有的实际意义。然而,生物技术药物的源头都是由国外发明的,目前中国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原创性,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要想发展我国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药物,就必须找到生物药物的源头。马教授站在人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学科前沿,提出了“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顶天”就是要原始创新,“立地”就是注重开发应用,体现科研价值。PDCD5是马教授1999年在国际上首先报道的人类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基因,历经10余年的研究,对PDCD5生物活性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型的研究成果。已经申请了8项发明专利,其中3项已经授权,2项PCT 国际专利以及美国2件,欧洲专利1件。国内外实验室合作发表有关论文200多篇,原始论文被引用150多次。目前国际有关PDCD5研究的论文、基因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等全部引用PDCD5发表的原始论文。作为第一申请人,PDCD5的研究成果获200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他指导的刘红涛博士论文在200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重组人PDCD5蛋白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重组蛋白新药,已经中试和临床前开发研究,开发应用前景值得期待。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2001年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具有趋化活性和骨骼肌刺激活性的新细胞因子CKLF1及其变异体CKLF2、3、4;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克隆了其他8个与CKLF有同源性的新基因。功能研究表明,CKLF代表一个新的有重要功能的细胞因子超家族。这是第一个由我国学者独立发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家族。目前申请发明专利8件,其中美国专利和中国专利均已得到授权。他指导的韩文玲博士论文200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有关CKLF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内容2004年获教育部推荐国家科技二等奖。
迄今,马教授领导的基因中心10多年来已对一批重要的人类功能基因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功能研究论文的人类新基因至少有30个,取得了丰富的新基因研究经验,为发现其中有开发前景的成药基因奠定了基础。
马大龙教授从事高校教育30余年,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始终耕耘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在培养研究生方面,他更注重能力、素质和人格的培养,他经常对研究生讲的一句话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研究生不仅要学会怎样做实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他特别强调创新意识,在科学研究上力争第一。基因中心下属6个不同的课题研究组,每周召开一次例会,马老师会针对一个课题组进行指导,提出很多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或研究过程中的严重不足,他对每一个课题方向上的把握都极为准确,他渊博的知识和开创性的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受益匪浅,因此研究生们总是期盼着例会的到来。在平常的时间里,学生们如果有问题到马先生的办公室请教,他总是先放下手边的事情,耐心与学生交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及困惑,开阔他们的研究思路,从各方面给予帮助、鼓励和支持,他睿智的语言和独辟蹊径的研究思路启迪着与他交流的每一个学生。马老师平常再忙,对研究生的论文修改总是亲自批改,严格把关,从用词造句以及标点符号,都是认真修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修改更是三易其稿。他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二十多年来,他指导的研究生都能够及时完成研究课题毕业,并拿到学位,至今没有一个延期毕业的。他先后培养出硕士12名,博士34名、博士后10名,联合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余人,全国各地的进修生100余人。马先生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高尚感人的人格魅力,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与他接触的每一个人。学生们庆幸自己遇到了这样的恩师,在科研、教学以及做人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培养和熏陶。目前他教授过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多人已在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每逢新年、春节和教师节,贺年卡、鲜花快递便由国内外纷至沓来,表达着学生们对他们老师的敬意和祝福。
马大龙教授在国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承担多项重要社会职务,是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第十一届和十二届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还历任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现在的他有双重身份:一个身份是领导人,另一个身份是教师。在成功履行领导人职责的同时,他依然保持着教师的本色和朴实的自我。尽管马先生各种事务缠身,他仍然自觉把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摆在第一位,他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3门理论课,对每门课程都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不断查阅书籍文献,追踪学科的新进展,不断充实和更新讲授内容,把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融入教学内容中,每年更新,精益求精,深受学生和同行好评。听过马老师课的学生常说,听马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从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药物到免疫学领域都能融会贯通,讲课条理清晰、表达精练、深入浅出,并且总是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不单是教授学生知识,更多的是教授学生思路。
基因中心目前有近60人的大家庭,是马先生一手培养起来的,他以自身的人文气质和人格魅力营造了民主、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他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高贵品质为身边的人树立了榜样。马先生总是为基因中心的每一位年轻人的发展帮助寻找、提供各种机会。他注重激发年轻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大家去尝试、去挑战,鼓励创新。马老师再忙,对于年轻人论文修改、基金申请书的修改、课题讨论总是有求必应,不辞辛苦。马先生常说行政职务是暂时的,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只要没有开会,你总能在办公室找到他。看最新的研究文献是他几十年养成的一个习惯,只要是与课题有关的信息,他都会下载下来发给基因中心的各个课题负责人,他从来没有周末和假期,年年如此,课题负责人常常感叹他对科学前沿的准确把握以及广博精深的知识面。为了加速人才的培养,给年轻人提供晋级的资本,马先生将自己名下招收的研究生交给年轻教师带,由他们指导学生们做论文,通讯作者也给了年轻教师,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领导下的年轻教师近几年全部晋级了教授,也成为基础医学院的一大美谈。他时刻以学术发展为重,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优秀品格感染着基因中心的每一位师生。“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是他宽广胸襟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个社会学家,马老师在每周的例会中,也经常给中心的老师和同学畅谈国内外的时事,国家的一些大计方针政策,绿色环保,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教导师生做一个爱国、正直、敢于承担、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经常提醒师生抵制社会上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等学术不正之风,不要盲目地追求文章数量和影响因子,提倡脚踏实地,学术严谨。他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坦荡无私,作风正派,坚持真理,从不阿谀奉承,投机取巧,不为名利而折腰;他洁身自好,能够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坚守住自己的本性,不随波逐流。他心平气和地待人,不与人为难作对的处世哲学,体现出了他的真才实学、人文气质与才情侠骨,他的一言一行无不震撼着与他接触的师生员工。
无论从哪方面讲,马先生都无愧于一位真正的学者,一位中国学者的典范。
(九三学社基础支社 陈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