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胸外科圈,提到王俊大家普遍的看法:他是一个实干家,他扎根于临床,起家于电视胸腔镜手术。他成就了中国的胸部微创外科,开启了中国肺癌微创外科诊治的先河;他的手术功底深厚,如行云流水;他的学问扎扎实实,有血有肉;他的学科团队骨架刚强,羽翼丰满。
(一)做手术
手术不单单是一门手技、手艺或单纯的技术,它是一种融合了知识与技能有深厚内涵的“艺术”!从王俊主任对于手术的理解中,我们年轻医生常常能够感觉到“以道御术”的厚重和力量!
他强调“给适合的病人做恰当的手术”,始终将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作为外科工作的首要重点。一个体检发现的肺内小结节,到底是切,还是不切?常常让病人寝食难安,纠结不已。到了王俊主任那里,恰似球一下子就踢到了他的脚下。他是中国胸腔镜外科的先驱和领导,他跟肺内小结节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所有人的目光自然会聚焦到他的脸上,等他拍板!与一般医生“这也可能,那也可能”的外交辞令截然不同,王俊大夫会敏锐地捕捉病人病史中的每一点“蛛丝”和“马迹”,简单的几句问询往往句句切中要害;他会注意到CT片上病灶中的每一个细微特征,但却不失对整个片子上所有正常、异常点的全盘关注;他也会了解和考虑这个结节对病人的情绪状态和家庭生活的干扰程度。种种这些因素以不同权重进入到他的脑海,最后形成的,常常是一个个让病人和同行反复传说和称颂的恰当决策。一个医生的价值在哪里?首要的是瞧病,其次才是治病。王俊主任在上至中央保健会诊,下至科室医疗查房的各级病例讨论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性、逻辑性以及决策力,始终彰显着一个医学大家的特质和风范!
他说,“手术不光是要用手做,更是要用心做,用脑子做”。他是中国胸腔镜手术的“第一把刀”,引进开创了中国近20年来几乎所有的胸外科新技术。目前在他的手底下,胸腔镜技术能够完成绝大多数的胸外科手术。他说“会做手术很简单,做好手术很难!”清晰的解剖、干净的术野和固定的章法是进修医生看王俊主任手术最大的感触。他习惯在手术中将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很到位,很清晰,很扎实,步步为营。让你感觉到他进可攻、退可守的游刃有余。2010年10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胸外科主任Stephen Yang及克里夫兰医学中心胸外科主任Thomas Rice应邀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交流学习,他们在参观完王俊主任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的手术后赞叹不已,称他们看到了国际一流的“艺术”般的胸腔镜手术。
他强调做手术要有清晰的步骤和明确的章法,最忌讳年轻医生一进到胸腔直奔病灶而去,没有全局观、没有铺垫、没有解剖层次。他说,这样的话做手术的人累,看手术的更累,不舒服!一旦遇到大出血,手忙脚乱,由于缺乏前期的铺垫、台阶和退路,出了事往往一落千丈,手术台上出大问题。他强调要做一个有心计、有脑子的手术医生,这个理念体现在他手术台上的每一个细节中。他要求年轻医生在手术中一定要注意细节,切忌侥幸,不留遗憾。他说“手术问题往往是外科病人术后出问题的首要原因”。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是他“细节决定成败”理念的一种体现,对于我们预防术后并发症,或分析其原因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胸外科病人术后问题多的特点,他常说,“手术的成功只是成功手术的一半”,一口痰咳不出来可能会让一个恢复中的病人很快窒息而死。在他的理念指导下,胸外科建立了强有力的专科护理队伍,他手下的年轻医生个个都是危重病管理的能手,每每能够很快抓住病人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常让重症医学科的同事都感到佩服。出了并发症怎么办?他说“外科的问题多数需要用外科的办法来解决。”这句话看似笼统,实则是20多年外科实践经验与教训的一个概括和提炼。细加理解,会让我们这些年轻的外科医生受用一生。
(二)做学问
不熟悉王俊的人也许只知道他精湛的手术技艺,却不知道他在学术上的建树和功底。梁启超曰:“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没有学问上的深厚积淀,何以有技术上的理解和彻悟?
在专业特质上,王俊教授拥有敏锐的学术嗅觉。他每每能够抓住学科发展中的新进展和新动向,适时跟进,很快便能切入到这些新东西的研究和实践中,最终在学术上占领先机。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胸腔镜技术在国际上刚刚出现,很多医生都视其为“旁门小技”,不屑一顾。当时还年轻的王俊医师注意到了世界外科发展的大趋势,他紧紧抓住这个新事物,不断钻研,反复实践。1995年,他获得国际抗癌联盟(UICC)ICRETT奖学金,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等著名学府学习和交流;1997年-1998年,他获得了世界胸心外科界最高荣誉奖——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 Graham奖学金(全世界每年仅一人),使他有机会能够在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一些著名医学中心学习和工作,掌握到了国际胸外科的最新技术,结交了许多著名教授,并进入了国际胸外科界的领导层。近20年来,他先后将电视胸腔镜、肺气肿肺减容手术、纵隔镜、硬质支气管镜以及气管内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等一系列胸部微创技术引入中国,围绕这些新技术,从实践到理论,展开了一系列临床科研工作,发表科技论文220多篇,包括SCI论文22篇,主编专著7部,获得了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0年如一日,而今胸腔镜技术业已成为普胸外科必然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俊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胸外科的第一人”。一位外地胸外科主任曾不无感叹地说:“我们刚想干的事情,就发现你们已经做成了;我们刚做出点眉目,就发现你们的文章已经出来了,你们的确处处先人一步!”
在专业素养上,他注重医学的科学性,同时又注重医学的人文性和社会性。他注重对医学史的研究,注意从前人的得失,以及技术与认识的发展脉络中寻找新的科研点和写作点,他是北京大学医学史中心的特聘研究员,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每年都有1-2篇医学专科史的文章见诸刊物。他还是北京大学医学部自然辩证法教研室的特聘老师、《医学与哲学》杂志的编委。过去每年都要给在校研究生讲一堂“科研选题与科研写作”的课,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普遍好评。
在学术作风上,他崇尚真才实学,注重学术诚信,痛恨学术造假。他从年轻时起就习惯了在学习和工作中扎实认真,知不足,不知足。他看不惯年轻人做学问蜻蜓点水,做工作敷衍了事。他具有独到的科学视角。做一项研究工作,他往往能够不断扩充其内涵和外延,能够从不同角度不断挖掘出新的东西。他说,“如果一项科研工作完成了,你却只能写出一篇文章来,那只能说明你是个笨蛋。”从王俊教授门下毕业的研究生都知道他的脾气,他宁可接受你慢一些,笨一些,却绝不容忍你有任何弄虚作假。长期以来,在一系列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中,他既有热情,又不失理性和公允,时刻坚守着创新、安全和对病人有益的原则,形成了自己在新技术推广中的一个可以不断复制的成熟套路。
(三)做好人
古人讲“道、法、术、器”。如果说现代胸部微创外科的器械和设备是“器”的话,那么王俊医师对其娴熟的驾驭、精妙的操作便是他所成就的在业界首屈一指的“术”,这源于他在学术上得其“法”,更源于他在思想上得其“道”。这个“道”,便是他做人的修养和境界。
他秉性正直,为人行事大气,不拘于小节和私利,举手投足间始终彰显着一个学者型外科医生的果敢和儒雅气质。他志存高远,不争究小名小利,不愿意同品行和学术不端的人为伍。他提出“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并以此作为他所领导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的科训。在科室管理中他任人唯才,任人唯贤,强调制度建设和按章行事,也重视言传身教和人文关怀。他不会因为一个小事而夸奖或批评下属,但却会注意到小事情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和年轻人成长中的偏颇,并及时加以纠正;在他的科室,每周四早上六点半开始进行医疗和教学大查房,这一制度已经坚持了五年多。在这个科室,严格的规章制度、规矩的医疗行为和良好的服务意识不曾因科主任的在与不在而有任何松懈。王俊主任的人格力量和“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是这一良好风气形成的根本!
他尊师重教,提携后辈,给年轻人充分的成长空间和机会。在他的科室里,各级大夫和护士只要你有想法,有魄力,他都会想法支持你,帮助你,甚至“逼着”你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胸腔镜技术在中国能够大规模普及和发展,更是得益于他的教授和推广。20年来,他先后举办了17期全国胸腔镜及胸部微创技术学习班,培养了近两千名全国各地的胸腔镜外科医生。目前,各省市知名的胸部微创外科专家无不出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胸部微创中心的培训。这里被同行誉为中国胸腔镜医生培养的“黄埔军校”,足见其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对于年轻人的进步,他总是乐见其成;对于在他成长中曾有所帮助的前辈,他则感恩关爱,无微不至。92岁的李曰民教授是王俊主任当年的研究生导师。老人退休后至今,王俊每年过节都要去他家坐坐。师生间的浓浓情谊常令我们这些在场的年轻人为之动容。王主任说,“老人虽然已经不能从专业上教我什么了,但简短的话语中时常会有些让我能有所感悟的东西。”也许只有那些尊师重教的贤才方能体验到这种感悟!
作为九三学社的旗帜性人物,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履职,时刻关心着我国和北京市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1年,王俊主任获得了九三中央优秀社员荣誉称号。他的为人、他的学问无不影响着身边的九三人,在他的影响下,年轻优秀的临床医生积极向组织靠拢,充分发挥参政党社员的作用。王俊是一个睿智的外科学家,德艺双磬的学问人,更是一个献身科学、带领团队不断开拓进取的九三人。
(九三学社人民医院支社 刘彦国 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