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人大西城团里,有一位面庞清秀、举止优雅的女代表,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海丽”。每次出席人代会,她都会带来医疗卫生等方面,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建议,格外引人关注。她就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李海丽。
医者仁心,做患者的亲人
海丽代表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工作,并在我国著名角膜病专家吴静安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业。经过二十余年临床研究和实践,她在屈光和白内障手术、角膜移植和羊膜移植以及干眼治疗方面都已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成为了我国眼科领域独挡一面的中青年专家。
每次出诊,海丽代表都非常繁忙和紧张。虽然规定半天工作量是看16个病人,但请求加号的患者太多,有外地赴京求医的、有年老体残的、有术后复查的。她从早上8点开始看病,没时间喝水、上卫生间,常常是中午12点多了还有病人等在诊室外。海丽代表从不因时间原因而对病人敷衍了事,总是认真看完一位病人后再叫下一位。诊断眼病有时需要做一些特殊检查,有的患者视力很差,行动不便,又没有家人陪同,海丽代表就主动带患者去做检查或亲自去取结果,这样一来自然就会耽误一些时间,为避免让其他患者多等,她经常是小跑着去小跑着回,生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让患者着急。虽说都是些小事,但我们从中看到的是医者的职业素养。
海丽代表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做一个好医生的诺言,她从医二十几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医患纠纷,许多人慕名而来找她看病,有的送来锦旗和表扬信表达谢意。据不完全统计,经她医治得到康复的患者已逾数千名。人心换人心,正是因为她时时处处替患者着想,才赢得了大家对她的尊敬。
除了日常门诊工作,海丽代表还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每年要带北医学生实习,指导研究生的课题和论文,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会议,承担国家级科研基金,编译和审议期刊论著……尽管如此,她还非常热心参与公益活动,经常带着眼科的同事们下选区、进军营、到儿童村,为社区群众、武警官兵和孤儿进行义诊,宣传讲解眼睛保健知识,受到人们的欢迎。她曾受邀参加北京电视台“电视门诊”和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向社会普及眼病防治,经常参加民主党派、中国红十字会和残联组织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等各种扶贫义诊活动,还曾受卫生部派遣参加“健康快车光明行”慈善活动,到山东济宁和呼伦贝尔草原为弱势人群免费做白内障手术3000多例。2013年她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关注民生,做人民的代表
海丽代表曾当选西城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市、区两级代表的当选经历,使她对北京市和西城区的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几年来,通过认真学习代表法及与人大相关的法律法规,参加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活动,她对履行代表职务越来越重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也越来越明晰。她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作为医务界代表,每次人代会上她都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社会发展报告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当中有关医疗卫生方面的内容。结合当前社会上的问题和本职工作,她在会上积极提出意见建议,为政府建言献策。为了让建议内容更接地气,她经常在会前做好准备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到选民中听取意见。归纳整理后与医疗界的其他代表一起讨论研究,修改和完善建议内容,再提交大会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多年来,她所提的建议针对性较强,提出的改进措施具有可操作性,被吸收采纳的比例非常高。
海丽代表提出的建议内容涉及许多方面,大到医疗改革小到调整公交线路,都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比如,针对百姓反映乘公交等候时间长、线路少问题,她提出了《关于在太平桥大街——赵登禹路南北沿线增加公交线路的建议》等;针对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她提出了《关于尽快控制北京市机动车来源空气污染的建议》等;针对冬季大量使用融雪剂问题,她提出了《关于全市范围内减少融雪剂的使用、降低融学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建议》。
当然,作为医生她提的最多的还是医疗卫生方面的建议。比如,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常见的问题,她提出了《关于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审批的建议》等;针对近年来的医患纠纷问题,她提出了《关于提请市政府主管部门对日益激化的医患矛盾进行专项调研,重建首都和谐医疗环境的议案》等。此外,她提出的《关于抓落实,切实发挥医务人员在医改中积极作用的建议》等都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药品价格越来越高,效好价廉的院内制剂逐渐消失的现象,她提出了《挽救和保护医院自制“小药”,解决百姓看病贵问题》,并受邀在北京电视台“北京议事厅”节目和其他专家分析呼吁这个问题。曾有一段时间,北京及全国其他一些城市库存血量不足,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血荒”现象,海丽代表通过调研收集到许多一手材料,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解决临床用血紧张问题的建议》。北京电视台“议案追踪”栏目还专门做了一期题为《破解临床“用血荒”》的访谈节目,邀请海丽代表做嘉宾现场介绍情况。
几年来,她共提出议案、建议数十件,其中《尽早实现门急诊患者用实名卡就诊的建议》和《尽快建立和完善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议》等大部分建议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建议落实率达到85%以上。
挂职调研,破解深层问题
2011年至2012年,市委组织部和教工委组织高校推荐党外干部到区县和企业挂职锻炼,海丽代表被安排到朝阳区卫生局挂职副局长一年。从直接与患者接触的岗位转到领导岗位,从临床、教学和科研转为行政管理和研究决策,对她来说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海丽代表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努力学到更多的东西。
虽说只有一年时间,但在这一年里,海丽代表依托这个平台,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她随朝阳区卫生局有关专家参加了卫生部在武汉召开的“加快推进社会资本办医的现场经验交流会”,听取了全国各省市的经验和总结,参观了武汉的民营医院。通过参观考察,海丽代表欣喜地发现,中国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顺应了医疗改革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立医院的不足,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一些民营医院的成功,为我国今后如何更好地发展民营医院提供了很好经验。为此,她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医院扶持和监管力度的建议》和《关于落实社会资本办医、规划民营医院设置的建议》等具有大量数据支持的调研报告。为北京市医疗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民营医院的扶持和监督力度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
随着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加大,市在政策环境、投入力度、机构功能和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居民“出行15分钟可及”社区卫生的服务圈,然而,社区卫生服务虽然离家近,但很多居民还是愿意到大医院去看病,认为到大医院看病放心。因此,这种社区卫生服务圈没有根本上起到分流病人的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足,技术水平不高,药品种类少,不能真正让居民满意。曾有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社区卫生的环境、候诊时间、服务态度、方便程度等均表示满意,但对医疗技术的满意度却不高。所以,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是制约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海丽代表通过调研,撰写出了《关于加强北京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她利用在卫生局挂职的机会,查找了朝阳区有关这方面的所有材料,对全区4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流失、流入、空编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因此,海丽代表建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一系列长期、配套、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以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
每次看到海丽代表,总会让人想起上世纪的一部电影《人到中年》里的女主人公陆文婷,据说,当年也是因为这部电影,让她这个理想主义者踏上了行医之路。一样是眼科医生,一样是人到中年,一样是学养深厚,一样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唯一不同的是她们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代。人们把医者比作是白衣天使,把眼科医生比作是光明使者,她们通过解除患者病痛、挽救患者生命来实现自我价值,她们在使患者恢复光明的同时,也使他人重新打开了心灵的窗户。
(统战部摘自北京人大总第1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