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自古是踏青扫墓的时节。而对于北医的学子来说,这一天还有着更深刻的含义。在这一天,北医的同学心中都会默默缅怀,缅怀那些虽不能言却授人的无言良师。
今天,让我们听听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系张卫光老师的声音,了解他对于遗体捐献的看法,对于大体老师的敬重,对北医学生的谆谆期望。
张老师您好,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对遗体看的是非常重的,那么据您了解一般情况下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一些人会无私地捐献出遗体以供研究呢?
以我的了解,遗体捐献离不开社会、新闻媒体的推动;再者,对于遗体捐献者而言,捐献遗体是爱心的传递,他们秉承的观念是把遗体贡献出来供医学生研究,能让医学生好好学习,掌握更扎实的能力,以后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在这种过程中,遗体捐献者奉献了爱心,医学生又再把爱心传递下去,这实际就是一种爱心的传递。
所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捐献者的爱心,其实是我们医学生的一种责任。
无偿的遗体捐献者是非常高大的,是大爱无疆;当然,我们医学生也要秉承前辈的口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爱心好好传递下去。
这实际上也是我们现在正在提倡的叫“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医学教育长期以来是“重教学,轻教育”,但医学生的第一堂课应该是从感恩无言良师的人文课堂开始的。近年来,医学部也一直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感恩无言良师的活动,在2016年,我们以口腔医院的王嘉德王教授捐献遗体来开展“感恩好人嘉德”的活动。包括我们之前的系列活动“爱·责任·成长”,就是教育我们医学生要传递爱心、担起医生的责任和大体老师交给我们的责任、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心存感恩的人。
嗯,的确是这样。我们在新入学时接受的教育就让我们对大体老师产生的深深的敬重感,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更多地理解这背后的行为。那么您有没有一些有关他们的小故事,能让我们学生从心底里更加理解大体老师的这种行为呢?
关于这些方面,我建议你去采访遗体捐献者的家属。我们一直鼓励同学们去进行家访,与他们的家属,甚至准备自愿捐献者聊天,直接去了解更多的情况。在有一些地方比如台湾,会对遗体捐献者的家属进行家访,做一个关于捐献者生平的记录,会是采访者受到心灵的比较大的冲击,会有更强烈的震撼。对于我们来说,即使知道一些,但对于这个伟大的人的一生来说,还是冰山一角;而且这当中有时候还可能会涉及到他们的隐私。
咱们学校也会在清明的时候进行家访,一方面带去我们的感恩和缅怀,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这些逝者有更多的了解。也有的准备捐献者的回答就特别深邃:“人死之后,遗体就是一副躯壳,火化了不就是资源浪费了嘛。”就是这么一句朴素的话透着非常深的感情,实际上就是拿出自己的遗体来培养医学生,所以我们称他们为“无言良师”。
通过您刚刚的话,也可以看出社会上对于遗体捐献越来越重视。我们也想从您这大致了解一下整个中国的遗体捐献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现在通过媒体、社会、医生、包括医学生的宣传和推进,遗体捐献在我国越来越被理解,也逐步被接受。整体上遗体捐献还存在着地域差异,相较来说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为人口多、接受的教育相对较高、宣传也相对到位,捐献数量也更多,像上海开展工作比较早,遗体捐献大概有6000人左右,北京开展工作稍晚一些,从1999年起到现在大概有2000多人,北京目前有三个捐献站,分别是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在解剖学教学需求上,北医接收的遗体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协和因为学生数比较少,又位于市中心,教学资源相对富余一些。
也为了感恩这些遗体捐献者对于解剖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在告别厅建立了一面纪念墙,在1999年之后捐献的每个人也都有一个纪念盒。我们每年也都会去缅怀他们。
所以从我们学生的角度,当站在纪念墙前面的时候,真的就是一种深深的震撼。
其实从与家属的谈话中更能感受到家人对于捐献遗体的那种不舍,那种感情、同时他的情怀、那种内心的触动,应该透着我们行医的终生。所以说经历过这些的医学生,以后进入医院,都会有博爱之心,有责任感。
而且,这种行为对于解决医患关系,应该都是有很大的助力作用的。实际上医患冲突对于医生的伤害很大,但其实医患双方没有一方是赢家。当越来越多的人甚至自己就开始作为医疗事业的一份子的时候,对于医患关系的解决应该是有很大帮助的。
从这个角度,其实我们医学生在面对大体老师的时候,是需要对自己进行自我要求的。那么您对北医的医学生有什么要求或者想说的吗?
书本的知识固然很重要的,但是知识在实践中灵活的运用是更为重要的。知识的掌握只是我们在大学成长中的一个方面,我们还有更重要的是受教育,受教育的这个过程会透着你行医甚至整个人生。因此希望同学们学好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一定要接受更多人文、文化方面的培养。
因此我一直强调,北医出来的人,第一应该博学,我们是百年老校,是名校,所以我们培养出来的应该是扎扎实实的、专业过硬的人才;第二我们要博雅,这也就是对于我们人文素养上的要求,医者的仁心、豁达;还要有勃发,我们要培养的不是死气沉沉的学生,我们要做北大培养出来的非常具有创新思维,生机勃勃的学生。
总之,感恩的心在博雅上;做手术,做研究在博学上;在社会上,你的能力、情商在勃发上。
不知道光哥的一席话是不是让医学路上的你也为之一振呢?下面我们来听听采访者曹梦奇同学怎么说吧。
在去采访之前其实我是有点小紧张的,毕竟采访的对象是北医的“男神级”人物,但见到张老师之后立马放松,真的是特别和蔼,感染力又超级强。
在采访过程中,张老师在说到这些遗体捐献者和大体老师的时候,都是特别严肃,把我的情绪带动地近乎虔诚。对于学生,对于医学,张老师真的是尽心于斯;结合前面刷爆票圈的北医的解剖学科排名,他们真是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作为15级的小白,我还没有机会去进行家访面对面接触遗体捐献者的家属,但访谈过程中家属说的有些话真是直接就给了我震撼。我也在心里默念:如果有机会,我一定愿意去告别厅、去逝者家里,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一颗敬畏的心,我想,那一定会让我对生命有更深刻的领悟。
大概,清明节,我们之所以要缅怀先人,也是为了这种精神的传递,为了获得这种对生命的感悟吧。
(文/曹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