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颠覆性医学科普书
“我不得不敬佩作者具有渊博的知识体系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觉得那些医学现象也是如此可亲。对其他书籍、科幻电影、人工智能,结合医学技术进行探索,让我大呼视角新奇。而且这本书让我觉得欲罢不能,读完每一章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欣喜之感,不愿停下对医学知识探索的脚步。”这是读者梧桐冷雨对《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的评价,这本由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薄世宁出版的《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是根据他在得到APP上开设的付费课程《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整理而来的,豆瓣评分8.8分,是入选37种2019年度中国好书中唯一的医学科普书籍。
乍一看书名,像极了医学专业的教科书。再看目录,每个话题都非常吸引人。生命、医学、医生、疾病、治疗、病患……其实,这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健康读本,“一生需要上一次的医学院”,不仅是薄世宁近20年临床工作的总结,更是面向大众的医学科普。
薄世宁在一线工作近20年,每天面对的是时间急迫、状况棘手、病症复杂的重症患者,他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努力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基于从医多年的经验与思考,他完成了这部医学通识作品,希望通过这本书普及医学常识,进而探讨医学的本质、医生的角色与生命的意义,跨越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认知鸿沟。
目前,得到APP上的这门“薄世宁医学通识”课程,已经有超过12万听众了。听完这门课,很多医生说,薄世宁说出了他们一直以来想说给病人的话,想告诉病人的知识;很多非医学专业的读者说,这门课彻底颠覆了他们对于医学、对于医生,对于健康、疾病和生命的认知。
原来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原来所有的医疗行为只起到了支持的作用,最终彻底治愈疾病的,还是病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原来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是联盟,而非消费;原来我们生命中的每个时刻都处在患癌的风险中,生命就是一种癌前状态;原来病和症不是一回事,病是出问题了,但是症状是在提醒、保护我们;原来年龄不是定义衰老的本质,老不是问题,衰才是关键……就像丛斌院士在书的推荐序里所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科普到认知,读者不仅可以掌握大量有现实意义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从观念和认知上提升自我。”
薄世宁在自序里说:“每天经历生死离别,让我开始思考,人类如何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应对病痛的能力。毕竟医生能救的人有限,真正等病重了再到医院,再高明的医生也会感到棘手。如果每个人对医学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都能掌握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上一次‘简明医学院’,那么在疾病面前,我们就不会那么无助。”
这个想法促成了之后这门课、这本书的诞生。得到APP的创始人罗振宇找到薄世宁,说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位可以做医学通识课程的医生,认为薄世宁是最佳人选,因为他不仅多年在临床一线工作,还参加过多次灾难的现场医学救援,对生命和病痛有更深的感悟和体验,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一直在做科普,擅长用通俗的语言把深奥的知识呈现出来。两人一拍即合,但是从想法到最后完成,却经历了两年的艰难努力。
一个专业的制作团队
真正开始做,薄世宁才发现,和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以前,他想当然地认为,读者喜欢直给的知识点,比如直接告诉他们“结肠癌有哪些早期症状、多长时间复查一次”。但是后来,他了解到,越是知识水平较高的人,越喜欢更高级的思维认知层面的梳理。还是拿结肠癌来说,他们更想知道的,是这背后的代偿机制——代偿机制的好处是让人类在疾病状态下能够生存,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掩盖了病情,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癌症患者一检查就是中晚期。通过解释代偿机制,就可以让读者明白,为什么说“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
了解了这一点,薄世宁也确定了自己的科普方向:不再仅仅科普单一的知薄世宁和他的团队给每一个复杂的理论和技术,都构建了一个“认知模型”。一篇稿子写出来,会被团队成员不停地提出修改意见。例如在写《药:医学解决方案的物质载体》这一讲时,薄世宁遇到了瓶颈,反反复复写了14版,都不满意。一天,团队里的宣明栋给薄世宁打电话,说“有个科幻电影叫做《2001:太空漫游》,你赶紧看一下。里面有个细节,就是地球人在月球上发现了一个黑色方碑。这个方碑制作技术之先进,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技术水平。外星人就用方碑这个‘物质载体’,向人类狂妄地展示了他们的科技发展水平。”
薄世宁恍然大悟:这世界上的万物,不都是反映了它那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吗?药,也是如此。医学共同体把对于某种疾病的所有认知都封装在“药”这样一个简单的“物质载体”里,普通人不用了解药物背后深奥的医学原理,只需要简单地了解怎么应用,就可以治病。
有了“物质载体”这个思维模型,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薄世宁用这个模型来诠释药物的本质,把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药物的研发、审批这些知识点穿插进去,整篇内容的认知水平大大提升了。当看到修改之后的第15版,大家都欣喜若狂。
书中每一节的内容都是团队用这种攻关的精神完成的,例如,用“战争中的能量投送”模型,讲述静脉输液;用“交通和立交桥”模型,讲解冠心病的原理和治疗;用“热修复”这个计算机术语,讲述治疗过程,这些可感、形象的思维模型,不仅让专业而深奥的医学原理变得直观而易懂,还大大提升了读者的知识层面和认知水平。
书中用到的模型包罗万象: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科幻领域、艺术领域、医学领域……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乐趣,这些,得益于薄世宁一直以来对阅读的爱好,“我本来就喜欢看书,阅读的范围很广泛,《人类简史》、《未来简史》、《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癌症传》……”
坚持下去,打造自己的品牌
薄世宁从2016年开始做科普,2017年,他发起成立了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目前的科普方向主要是循证医学和生活方式的关系。谈及投身科普的初衷,薄世宁说:“一个医生能救的人毕竟有限,通过医学科普,就能够惠及更多的人。”
在薄世宁看来,做科普最重要的技能是“说人话”,不仅说让人能听懂的话,还要吸引人在读完之后把内容分享出去。在这方面没有捷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
“就是坚持,没有捷径。”找准某一个点坚持做下去,让更多的人接受。对于薄世宁来说,所谓的成功不是名利,而是大家愿意听你讲知识,愿意把你的知识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获益才是最大的收益”。
做科普的时间占了薄世宁总时间的30%,“我几乎很少有休息时间,超过一个小时以上的业余时间我都认为是浪费。”薄世宁每天一点多才睡,六点多就醒了,他的日程表上排满了每天的写作任务,而且要求自己必须完成,绝不拖延。在准备课程和书的那两年时间里,薄世宁每天下班之后去漫咖啡写作,一直写到晚上一点关门才回家。
在写作技巧上,薄世宁也很有研究,他会在非虚构性写作中加入更多的细节、独白、对白,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形象,从而达到将故事为认知所用的效果。例如写到林巧稚那一章,薄世宁引用了一个细节:病重的林巧稚在昏睡中发出急促的喊声:“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过了一会儿,她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这是她留给世界的最后的话。这个细节感动了很多听众和读者,有人留言说,开车的时候听到这里,忍不住把车停在路边哭了起来。
能把很复杂的原理讲清楚,是薄世宁做科普的优势。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则是薄世宁做科普的收获。个人的专长必定是有限的,遇到不懂的问题,薄世宁就去查文献、请教相关的专家,有时为了一个问题,甚至会请教几名不同的专家“会诊”,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进步。
薄世宁发现,现在很多医生都在做科普,但是有些人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他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太过关注琐碎的知识点,只有做成体系或者从中梳理出认知,才能够形成自己的品牌。
薄世宁认为,最新的社交媒体例如抖音、快手、B站才是未来做科普的主要的形式,“制作成本很低,在家拿个手机就能拍,老百姓关心的不是制作有多么多么精美,而是你内容的好坏”。薄世宁在各种不同的短视频平台上都开设了账号,针对不同的平台受众,他会提供不同的科普内容。抖音快手比较偏娱乐性,他就会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讲一些直白的内容,比如“吃辣椒和健康的关系”,单条播放量就有1750万;B站上面爱学习的年轻人比较多,他就会讲一些认知层面的东西,“我觉得我个人还是更适合B站”。
但是同时,薄世宁也想提醒大家,科普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自己的方式未必适合其他人,“我这里面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而且我确实也特别努力。”薄世宁用长期主义的原则来解释自己目前的成功,“普通人坚持做一件很平凡的事情,当时间达到了一定程度,平凡就会累积成奇迹。”他并不认为自己就有做科普的天赋,只是因为足够努力和坚持。“一想起来这件事可能在未来改变整个科普的格局,让老百姓获益,我就有特别强大的动力。” 就像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哈维•阿尔特所说,基础研究过程中,有时候找不到方向,唯有坚持。薄世宁也是在长期的坚持中,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
如果说一开始做的科普大多还是属于比较零散的知识点,后来有了协会、有了这门课程、又有了这本书,对于薄世宁来说,做科普的目标更明晰了,动力也更强了。
接下来,薄世宁的科普方向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前沿,他计划把每年临床医学上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前沿知识梳理出来、传播出去。2020年末,他在得到APP上的新课程《临床医学前沿报告》正式上线,介绍2020年全世界临床医学领域发生了哪些前沿研究和成果。“如果我每年都以非常高的标准梳理医学前沿的相关内容,几年之后,也一定会在业内有一定的话语权,开拓出另外一个属于我自己的领域。”
(摘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