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赴后继、抗击SARS
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以医药卫生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社会主义政党。在抗击SARS这场殊死搏斗中,北京大学医护人员中的农工党员和共产党员一样,前赴后继,战斗在斗争的第一线。
与SARS病魔的斗争是一场高度危险的战斗。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每天与患者紧密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危险。人民医院是全市医护人员被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家医院,农工党北京市委委员、人民医院主管护师张海燕等一批同志在第一线不幸被感染,患病倒下了。但是,面对着生与死的考验,北京大学的医护人员没有退缩,农工党党员们前赴后继,继续战斗。农工党党员、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朱继红和护士长张景华至今仍然忘我地继续奋战在第一线。急诊科是救治最危重病人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病毒感染的地方。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他们也有自己的亲人,可是为了使更多的家庭免遭病魔的侵袭,他们顾不上自己的家庭和亲人,日夜奋战在这最危险的岗位上。
自3月份北京出现第一例SARS病人以来,农工党党员、北大一院急诊科的熊辉副主任和高雨松医师一直忘我地战斗在最前线,每天都在超负荷地工作。他们家中都有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而且急诊室先后已有十多个同志感染了SARS,但他们毫不畏惧。他们本人都或多或少有胸片的改变及轻微的不适,仍坚持战斗。最近熊辉同志又被调到“感三”——SARS病房担当主任工作,这里危险性更大、他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但他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说:“请大家放心,我们都很好,胸片的一点问题不算什么,没什么了不起的”。
农工党党员、北大一院小儿外科的贾军副主任医师及刘宝福主治医师主动参加了抗击SARS医疗队,奔赴位于温泉的北京胸科医院,战斗在最前线。他们都是小儿外科医师, SARS的救治并不是自己的对口专业。但他们毫无怨言,来到胸科医院后主动担当起住院医师的工作,向年轻的内科医师虚心学习。
化验室也是日夜接触最凶狠的病魔的高危工作岗位。农工党党员、北大一院化验室的徐国兵副主任及郑新芝副研究员同样战斗在抗击SARS的前线,给病人做化验检查,不怕感染SARS的危险。农工党党员王平、孙宏莲、陈丽玲等三位同志在北大一院医务处工作,他们每天要多次出入急诊室及SARS病房,冒着被交叉感染的危险,处理各种各样的相关事宜、协调各方面关系,为前线的同志们分忧解难,可谓无名英雄。
身居二线的医护人员枕戈待旦
目前身居二线的北大医护人员中的党外人士一面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并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奔赴第一线同志留下的工作;同时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奔赴抗击SARS的战场。无党派人士、北大一院皮肤科主任朱学骏教授坚定地说:“我们时刻准备着,只要斗争需要,我们也将义无反顾、勇敢无私地站出来,奔赴斗争第一线。这是我们全体医务工作者神圣的职责,也是我们党外人士无悔的选择。”北京大学医护人员中的党外人士纷纷表示: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危难的时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肝胆相照、万众一心,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坚决打赢这一场抗击SARS的硬仗。
(医学部党委统战部、农工党北大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