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北大医学部委员会副主委卫燕参加会议并做发言
民盟北京市委于2006年9月22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文华大厦举办了题为“发展首都慈善事业,构建和谐首善之区”的慈善论坛。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委王维城,民盟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朱尔澄、副主委姚飞,秘书长王纪选等领导出席论坛。与会盟员有百余人,历时三个半小时。
论坛首先由民盟北京市委王维城主委致辞。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作了主旨讲演。郑功成教授和北京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德成也分别做了“国内外慈善工作情况研究”和“北京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发展介绍”的报告。
随后,有六位盟员代表分别做了题为“共襄善举,共创和谐”,“关于中国民主同盟慈善事业的几点思考”,“和谐的社会离不开慈善与爱心”,“奉献诚挚爱心,共筑和谐首善”,“医者仁心”,“女性——慈善理念的天然践行者”的发言。论坛中,精彩的报告和发言不断激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卫燕代表民盟北医委员会做了题为“医者仁心”的发言,阐述了医务工作者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受到代表们的热烈欢迎。发言内容如下:
北京大学医学部委员会可以说是民盟里一个特色比较突出的委员会,原因是我们的五个支部中有四个是由各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在大学的附属医院中,我们既是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界的其他专业不同的是,我们的课堂在病房,我们的教学内容要涉及大家平时避之唯恐不及的病人的粪便、尿液、痰液和呕吐物等。今天,我借这个机会,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委员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对什么是“善举”的理解和实践。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大家至今依然能清晰回忆的往事之一,应该有那场惊心动魄的SARS。作为医务工作者,当时,我们委员会的很多成员克服了个人的恐惧,说服了家人,毅然投入到与SARS抗争的残酷战斗中。在和平年代里,那里有着不亚于硝烟弥漫的战场的震撼。在和平年代里,我们从未如此深刻地体会过“为医学事业献身”这句话意味着什么。那份悲壮,我们至今刻骨铭心。我想,这时的医务人员是在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是在用家人的痛苦实践着“救死扶伤”的誓言。这里渗透着的是医者对患者和对处于灾难深重之中的人类的无限悲悯之情。这是真正的大善之举,是医者仁心的升华。
SARS之后,医务人员无暇请功,就又默默地投入到“繁重”的日常医疗工作中。这里,“繁重”二字是我借用的一位病人家属的措词。大家知道,2005年并不是一个“医患和谐”的年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年份里,我们委员会现任主委季加孚教授领导的病房却一再收到病人赠送的锦旗,院办也一再收到他们病房的病人家属上交的表扬信。有一位家属在信中动情地讲述了住院期间他们亲眼目睹的季主任的工作情况。为了尽早为那些慕名从全国各地前来求医的肿瘤患者解除病痛,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查房、讨论、手术、紧急救治等等,等等——似乎是铁的“制度”。这样的工作强度,这样巨大的心力和体力的付出,用“繁重”一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而让他们能够长年累月地坚持下来的精神支柱,恐怕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救死扶伤,而是医者内心对于患者的仁爱和对于生命的尊重。这当然也是善举,是医者仁心的充分体现。
近年来,随着城乡差距的加大,盟员们看到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和自身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很多来大医院求治的农村病人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已经无法救治,感到非常痛心。于是,大家自发组织起来到京郊贫困地区进行义诊和防病治病常识的普及宣传。这几年,北医三院支部和肿瘤医院支部共组织这样的义诊十余次。对于义诊当时无法诊治的患者,我们或者介绍到区县级医院继续诊治,或者把病人约到我们的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肿瘤医院支部还取得了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在义诊的同时,免费为患者发放常用药品。累计药品价值上千元。这样的义诊实用、实惠,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这是善举,是医者仁心的表现。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盟员们的关注点从帮助患者个体扩展到关注患者群体。北医支部和北医三院支部已经在进行或计划进行患者医疗状况调查等调研活动。这既是参政议政意识的体现,同时也闪耀着医者仁心的光芒。
在准备今天的汇报内容时,盟市委不止一位领导同志向我提到多年来,北医的专家们对于各地来京求医盟友的热情帮助。对此,我们想说的只有一句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民盟北京大学医学部委员会在历届盟市委和北京大学各级党委的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不断成长、发展,目前已经有盟员一百三十余人。今明两年,还会有8-10位副高以上专家加盟。我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加到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中,为“发展北京慈善事业,共建和谐首善之区”多做贡献。
(民盟北京大学医学部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