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长假期间,九三学社北大医院支社八名社员与中华医学会科普部联合组成科普义诊小分队,放弃黄金周的休息,专程赶往河北涞源县东团堡乡大道沟村为那里的村民进行科普宣传和义诊活动。
涞源县东团堡乡地处太行山脉,属革命老区。大道沟村是该乡最偏远的一个村落。虽然距北京直线只有二百多公里,但是由于该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全村人年均收入只有五百多元。在全村100多户、600余人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从没走出过深山,进过县城,是涞源县的重点贫困村。
五月三日清晨,我们从涞源县城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的颠簸,到达了此次义诊的目的地――大道沟村灵光小学,这所学校是北京八大处的灵光寺捐赠该村的希望学校,也是村中最气派最新的建筑。
全校几十名学生和教师,村干部及老乡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没有客套的仪式,没有礼节性的寒喧,专家们下车后立刻投入到义诊活动当中。王荫华教授是此次诊活动中资历最老的一位长者,老乡们在她的义诊台前纷纷排起了长队。聂立功、陆海英、王仁贵、阙呈立等大夫的咨询台前也都围满了人,普通外科的姜勇大夫也同我们一起参加了此次义诊。在三个多小时的义诊当中,各位专家为169名村民提供了医疗健康和医学知识的义务咨询。为80多名儿童进行了生长发育测量普查。中华医学会科普部还向当地学校和孩子们赠送了一百套书本和笔,向定向资助的4名贫困学生赠送了自行车和书包。
在义诊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让大家十分感动的事情,医学会一位工作人员不慎将衣袋中的30多元钱掉在地下,自己却浑然不知,一名小学生捡到后马上把钱交给了教师,并很快交回了失主手中。30多元钱,在我们看来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当地,这可是一家人近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啊!小小的一件事,折射出老区的淳朴民风。义诊结束了,老乡们依旧围着我们不愿离开,有的老乡拿着一篮篮的鸡蛋硬往我们的车上放,并希望大医院的医生们以后常来。
我们在义诊的间隙曾走访了一户定向资助的贫困家庭,两间土坯小屋,几乎没有任何家具,男主人带着两个女儿,一家三口年均生活费用只有千元,妻子因为穷,抛夫弃女远走他乡,在昏暗的小屋的墙上,我们发现了一个旧镜框中竟镶嵌着一张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民政部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书。
通过这次义诊活动,大家深切感到偏远山区的老乡看病寻医的艰难,尤其象大道村这样的革命老区的人民,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大家纷纷表示,今后我们应多组织这样的下乡义诊活动,尽我们自己所能为老区的人民送去一份关爱!送去一份温暖!送去一份亲情!
此次活动得到了我院党委、总务处和车队的大力支持。
(九三学社北大医院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