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简介
    • 部门概述
    • 主要职责
    • 统一战线图片展
  • 党派团体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中国民主同盟
    • 中国民主建国会
    • 中国民主促进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 中国致公党
    • 九三学社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 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
  • 党外知识分子
    • 两院院士中的统战人士
    • 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 民主党派市委委员
    • 民主党派区委委员
    • 其他社会任职
  • 民族宗教
    • 民族
    • 宗教
  • 人大政协
    • 现任政协人大名单
    • 历任政协人大名单
  • 荣誉榜
    • 集体荣誉
    • 个人荣誉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基本知识
  • 办事指南
网站旧版| 北京大学| 北大医学部|
  • 部门简介
    部门概述
    主要职责
    统一战线图片展
  • 党派团体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
  • 党外知识分子
    两院院士中的统战人士
    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民主党派市委委员
    民主党派区委委员
    其他社会任职
  • 民族宗教
    民族
    宗教
  • 人大政协
    现任政协人大名单
    历任政协人大名单
  • 荣誉榜
    集体荣誉
    个人荣誉
  • 学习园地
    政策法规
    基本知识
  • 办事指南

统战动态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统战动态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 统战动态» 2009

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受ISIS...

发布日期: 2009-05-05
由中国人自己完成的一部中国现代医学史
 
    国际权威科学技术史杂志、国际科学史学会会刊ISIS在2009年第一期上刊登了美国学者Bridie Andrews Minehan对北京大学医学史中心主任张大庆教授所著《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的书评,认为:“这是由中国人自己完成的一部中国现代医学史。该书最突出之处是,这可能是第一部由西方学者扮演配角的中国现代医学史。” “这是一个谨慎取证、思路清晰、论证紧凑的研究”。
 
    Bridie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和Bentley学院历史系,是国际著名的中国科学史专家。对于《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的观点,Bridie充分肯定了其创新性和原创性:张大庆“提出疾病本身对于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影响作用”,“现代疾病的本质决定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她认为这种观点有别于传统的备忘录式的历史,脱离了“单纯强调国家建设的成就、科学主义或生物医学进步”的老路;是站在“内史”的角度“用医学解释一个时代的变化”的“有效的分析方法”。
 
    张大庆教授历时五年完成的《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25万字),选取1912年至1937年作为探讨中国近代史上疾病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时段,旨在凸现政治体制与卫生保健体制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性,阐明卫生制度的转变对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影响。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中国近代政治体制转型的标志,也是我国新型卫生保健体系建立的开端,至1937年,我国的卫生行政体制、医疗保健制度和卫生服务制度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张大庆教授指出,疾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既可被认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学事件,导致个体的躯体损伤和疼痛,也可被视为复合的心身事件,给病人添加躯体和精神上的痛楚,还可作为复杂的社会性事件,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历史学研究不甚关心疾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医学史研究的疾病史研究也只是专注疾病认识、诊断和治疗的进步,而忽略了疾病的社会文化价值。目前,疾病社会史研究已成为国际医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尚比较薄弱,因此开展疾病的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统战部摘自北医新闻网)
 
注:张大庆是九三北大第二委员会社员
  • 电话:82802966 82802300
    Email:bytzb@bjmu.edu.cn,bytzb2300@sina.com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