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简介
    • 部门概述
    • 主要职责
    • 统一战线图片展
  • 党派团体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中国民主同盟
    • 中国民主建国会
    • 中国民主促进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 中国致公党
    • 九三学社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 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
  • 党外知识分子
    • 两院院士中的统战人士
    • 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 民主党派市委委员
    • 民主党派区委委员
    • 其他社会任职
  • 民族宗教
    • 民族
    • 宗教
  • 人大政协
    • 现任政协人大名单
    • 历任政协人大名单
  • 荣誉榜
    • 集体荣誉
    • 个人荣誉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基本知识
  • 办事指南
网站旧版| 北京大学| 北大医学部|
  • 部门简介
    部门概述
    主要职责
    统一战线图片展
  • 党派团体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
  • 党外知识分子
    两院院士中的统战人士
    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民主党派市委委员
    民主党派区委委员
    其他社会任职
  • 民族宗教
    民族
    宗教
  • 人大政协
    现任政协人大名单
    历任政协人大名单
  • 荣誉榜
    集体荣誉
    个人荣誉
  • 学习园地
    政策法规
    基本知识
  • 办事指南

统战动态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统战动态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 统战动态» 2010

医学部党委举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辅导报告会

发布日期: 2010-11-17

 

 

  为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11月12日,医学部党委统战部邀请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辅导报告。医学部党委副书记顾芸、各二级党委(总支)分管统战工作的领导、党办主任、统战干部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归侨侨眷、少数民族代表70余人参加。报告会由统战部部长王军为主持。

  公方彬教授从内涵说起,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等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接着,他重点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具有复杂的时代动因。第一,世界政治生态发生了新变化。国家之间的博弈存在着政治博弈、利益博弈和核心价值观博弈等三个层面,公方彬教授认为大国博弈秩序发生变更,已经进入了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局面。第二,中国大国崛起带来了新内容。首先需要我国自身价值体系的完善。第三,党的执政方式变化带来了新要求。新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新的价值观。第四,多元价值观并存带来了新挑战。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下,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必然形成价值紊乱的局面。公方彬教授还指出了核心价值观具有确立政治信仰、引导价值取向、明确价值标准、规范职业要求等作用。最后,公方彬教授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途径:主动接受,真诚认同,诉诸实践。公方彬教授多年进行以核心价值观为重心的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先行者。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他把核心价值观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撰写发表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核心价值观》等文章。公教授的报告生动有趣、发人深省、意味深长,大家凝神静听,在轻松而又意蕴深刻中进一步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

(统战部)

  • 电话:82802966 82802300
    Email:bytzb@bjmu.edu.cn,bytzb2300@sina.com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