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房山十渡镇,柿坠枝头,红叶似锦,景色迷人;在风雨袭扰后依然是“青山野渡、百里画廊”的靓丽风景。我们农工北大医院支部组织党员到京郊房山十渡风景名胜景区考察秋游,主要是考察今年“7.21”特大洪灾后,受灾最为严重的十渡景区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我们不能忘记今年夏天,北京7·21暴雨,洪水向人们展现了它惊人的摧毁力,房山十渡是个重灾区,媒体报道:公路被切割、拧旋、掀翻成一块一块,满目疮痍;拒马河中的拦水土坝、水上乐园大多被洪水席卷;紧邻河道而建的楼堂馆所瞬间变成了泽国,物品尽毁,房基侵蚀掏空,高楼已裂缝下陷;河边的玉米秆和树木像被梳子梳过一样整齐地俯身贴着地面、满目疮痍……
我们不能忘记今年夏天,北京7·21暴雨“高峰时段”,在房山地区的降雨量堪称数百年罕见,当地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能恢复原貌、笑迎八方客,的确是很值得纪念的事,值得在今天浓浓地抹上一笔重彩。故此,我们支部到京郊房山十渡风景名胜景区考察秋游,就是想亲眼看看景区恢复的新貌。
闻名遐迩的十渡风景名胜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拒马河中上游,距京100公里,是华北地区唯一以岩溶峰林、河谷地貌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素有“北方桂林”之称,这里河宽水清,山势险峻,步步皆景,以“幽、古、秀、谜、惊、险、奇、特”之誉。流淌其间的拒马河发源于山西省灵丘县,在太行山的山谷奔流而下,在房山境内,拐了许多湾,每拐1个大湾,就有1个渡口,30里内拐了10个湾,形成了10个渡口。十渡---幽静,山清水秀,河水清澈见底,两岸奇峰簇立,30里河谷宛如30里画廊。河床时宽时窄,两岸峭壁奇峰连绵,翠峰倒映,水动山摇,誉它为北国的桂林漓江风光一点也不算夸张。一渡在东头的张坊,有鹰嘴岩,君临崖顶。顺流而下即是二至六渡,沿岸山岩如削,石笋峰、笔架山、千尺窗等各具秀色。从七至十渡一带,群峰如林,七渡奇峰秀水而妩媚;九渡,四通八达,步步皆景。望佛台高达10多米,登高远眺,山水相映,天然浴场、千尺窗、朝晖山等;西有塔山仙池、石门、棒槌岩、牛影洞、五指山;南见蛙嘴石、通天洞、望月峰、笔架山等;北览龙山佛字、平西烈士陵园、蝙蝠山、六壮士纪念碑、石人峰等。
深秋的房山十渡,河水徜徉,山峦叠翠,层林霜染;我们沿路开车观景一直前、向西、向上反正就是、沿着拒马河畔新修的公路、绕着一座座山开到了十五渡又拐到了风景秀丽的东湖港风景区,这里的山美、水清、怎能想象今年夏天“7.21”洪灾时,它却像个脱缰的野马,汹涌澎湃冲到下游给房山地区带来重大灾害。
来到十渡,我们看到了绝大部分道路都已修复如新,但部分河床上还残留着灾后冲坏的旧桥、冲毁的房屋的痕迹;一些冲积平原上还有菜农们忙碌种植地膜蔬菜的的身影;有的河道上的淤土还未清理完毕;少部分地方正堆放着新运来的砖和沙子,是否还要在重建建筑?看到美景我们心情激动兴奋的真想高歌一曲;但看到又有人要在河床上兴建土木工程,到嗓子眼的曲子就跑了调哼不出声来;我们有很多的联想……
十渡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资源、奇特的地质奇观、丰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文物古迹,如古城址、古炮台、古建筑、古地道、古战场、摩崖石刻等及近代革命活动遗址及有纪念意义的纪念馆,六壮士纪念碑、赵然墓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平西抗日烈士陵园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历史遗迹对于增强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珍贵的文学艺术、历史教育价值。十渡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等等。
看眼前,思昔日,人们啊,似乎走得太急,向拒马河索取得太多。自建房令河流改道,拦水坝推高水位……“7·21”洪水像利刃,给曾经风光旖旎的十渡划出一条红色的预警线,也划上了一道深深的伤口;伤口可愈,疤痕难消。
希望通过“7.21”这次灾难,人们能痛醒,开始新的规划,恢复道路、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重建美好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次灾难也是一次契机,用最短的时间,重新振兴十渡的旅游业,爱护十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否则,人们对大自然过度掠夺,大自然会还以颜色。
此次,我们带支部部分成员来到十渡匆匆一览,所观、所感、自然别有一番滋味荡心田——悠然感叹:早知有十渡,何必下江南。 人们啊,要好好珍惜、爱护这道美丽的风景线!
(农工党北大医院支部 孙宏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