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健康3月13日消息(晏珊)“牙齿健康不仅与全身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也关系到正常的社会交往,甚至影响到美学形象。”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林野教授在做客新华网新华会客厅时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口腔健康,对牙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每年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看牙、治牙的人数不断攀升。为缓解百姓就诊难,提高医护人员积极性,应加大推行多元化的医保支付,实行分层分级诊疗。
建议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
据悉,目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一年急诊量超过128.7万人次,日均门急诊4000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6000人。庞大的就诊人数给医院运营带来不小的压力,医院时时都处于“战时状态”。对此,林野表示,“医院超负荷运转更深层次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问题,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疗改革中艰难且至关重要的任务。”
林野认为,我国目前的医疗状态就是病人都希望到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看病,这就造成了小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林野表示,政府需要增加投入,不仅要增加对居民医保的投入,还要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我们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在全世界还是偏低的,到目前为止国家给公立医院每年的财政投入只占公立医院正常运转的5%-10%,像北大口腔医院这样的三甲医院,国家的财政投入也只占医院正常运转的10%不到,这就造成医院不得不靠超负荷工作医疗收入累积来保持其正常运转。”
缓解“看病难”要做好顶层设计
缓解公立大医院“看病难”还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林野认为,公立医院的定位应该是在研究、教学、治疗疑难重症方面。一般的疾病,如洗个牙、头疼感冒发烧等,可以让大量的社区医院或民营医疗机构来承担。“这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的培训、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这些配套政策的保障,政府只是增加投入,也达不到分层分级诊疗的目的,‘看病难’问题仍无法缓解。”林野说。
据林野介绍,为缓解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看病难,医院成立了一个比较庞大的急诊科,做到了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开诊。同时,医院坚持多年开设周末门诊、晚间门诊等,尽量满足患者的看病需求。
医保多元化助医护人员提高积极性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生过度疲劳等问题影响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林野指出,应该推行医保多元化,政府指导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民营医疗机构或诊所看病医保不报销,病人无法分流,公立医院政府投入不足,医院只能靠虹吸病人的医疗收入维持运转,也不分流病人。据介绍,目前医疗服务定价基本是由政府负责。“这不能体现不同层级医院、不同医疗水准和医疗技术的价值。”林野说,“比如找教授拔颗牙和找刚毕业的医学生拔牙,收费完全一样,那么大家都希望找教授拔牙。所以应分层分级,让医院也有一定的定价自主权,这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公立大医院改革。”
“尽管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有益的医疗服务产品,服务于群众的健康,而患者都希望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治疗,使用最好的药品,但国家的财政投入能力有限,能够支付的只是基本医疗保险那一小部分,所以对医改的定位、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政策,媒体应做正确的引导,避免让群众误解或期望值太高。”林野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对此,林野认为,这对于公立医院改革和整个医疗体制改革都非常有意义。“鼓励医生基层多点执业不仅可以弥补我国目前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进一步使其发挥作用,引导病人分流,而且还可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这在现阶段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林野说。
(统战部摘自新华网 2015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