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月7日中午,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公卫/护理支社联合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内外人文工会小组举办讲座,邀请九三社员、北京大学公卫学院劳动与环境卫生系副系主任邓芙蓉教授就“城市大气PM2.5健康影响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讲座由支社主委、护理学院路潜教授主持。
邓芙蓉教授首先介绍了PM2.5在全球和我国的分布情况,并以图表的形式介绍了大气中PM2.5的浓度与大气环境污染的关系,指出大气中PM2.5的浓度与大气污染呈明显正相关,与可见度呈负相关。接着,邓教授对PM2.5从专业角度进行了概念界定,又通过与成人头发直径的对比形象地描述了其大小。随后,邓教授通过人群PM2.5的暴露水平、不同来源PM2.5 对健康的危害、空气质量改善后的健康效应以及我们如何应对雾霾等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对PM2.5与健康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讲解。讲解中,邓教授以严谨的科研设计、精准的科学数据,详细、生动地介绍了不同出行方式的个体PM2.5暴露水平,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公众建议。通过对北京城区和郊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和成分的研究,邓教授指出政府在制定和晚上相关空气质量标准时,不仅应当考虑质量浓度,特别应当重视污染物化学组分的贡献,并对大气PM2.5污染来源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邓教授也澄清了公众对空气污染和个人健康关系的误区,如我们常常高估了污染对健康的风险。最后,邓教授通过几项干预性的研究,介绍了空气净化器、口罩和营养保健品对降低室内污染物、对个体健康防护的作用。
老师们纷纷发言,就讲座内容、个人关心的健康和环境问题以及目前的热点环境问题与邓教授进行热烈的讨论。老师们表示,虽然大家都有医学背景,但是对于PM2.5的认知明显不足,对其造成的危害也是一知半解,通过本次讲座不但对PM2.5确立了全面科学的认识,也了解到应当如何科学地对待空气污染和个体健康的关系,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个人、家庭和社会应对空气污染,认识到作为九三学社社员和医务工作者及北医人应尽的一份职责。
(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公卫/护理支社 陆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