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采访时介绍,在中国,每年大概有1000多万人死于各种疾病,其中百分之九十死于四种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而全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最多,在四、五百万人左右。这其中,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是早于70岁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在联合国和我国慢性病防治计划中特别强调,早于70岁死亡对社会和公众健康的影响很大,所以他们从2011年就开始关注这件事情,特别关注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预防,二是急救。
据霍勇委员介绍,通过现有的手段,百分之八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而百分之九十的心肌梗死是可以预测的。因此,我国心血管行业一直在积极推动如何在基层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目前,国家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筛查管理,政府各个部门还在讨论将血脂的管理也纳入公共卫生项目,实现“三高共管”。
急救方面,霍勇委员表示,很多病患是可以救回来的,但过去,我们的救助体系不完善,导致无法按时进行救助,存在患者延迟打120,120转送缓慢,交通拥堵,接诊后救治不及时等问题。随着胸痛中心的建设,情况得到明显好转。以天津为例,2013年心脑血管死亡率达到最高,从2014年开始建胸痛中心,在14-18年之间,可以明显看到死亡人数的数据在不断下降。2015年,国家卫计委专门为此发布了关于《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急救能力》的通知,胸痛中心建设逐渐普及。去年10月,国家卫计委就胸痛中心的建设又发布了《胸痛中心建设与指导原则》,进一步推动和规范了各地胸痛中心的建设。
在国家卫计委的领导和支持下,胸痛中心的建设不断发展,霍勇委员认为,应该以胸痛中心为抓手,打通医联体,建设专科联盟,这对我们国家现在的医改、医联体的建设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在苏州、无锡、天津等地的胸痛中心已经在实施“三全模式”,即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和全程管理,进一步地实现往从急病到慢病,从急救到预防的拓展。霍勇委员表示,在很多地区,胸痛中心的建设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也能体现医生、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
到目前为止,位于苏州的胸痛中心总部共收到2900余家医院成立胸痛中心的申请,经过层层核查筛选,全国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单位是406家。在胸痛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霍勇委员以苏州为例介绍说,2016年,苏州推出了五三一工程,就是将整个苏州的公共卫生资源整合到一起,由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恶性肿瘤筛查和孕产妇新生儿的保健筛查三方面的筛查,形成一个信息化、协同性的一个救治平台。周边的无锡也通过互联网将整个基层防治、合理急救串联在一起。总部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借胸痛中心建设的契机,积极筹划智慧城市的建设,把智能红绿灯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部分,先在杭州的萧山试点,通过启动智慧城市的调度为救护车的通行顺畅保驾护航,有效地缩短了救援时间。
霍勇委员认为,在急救过程中,大数据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因为急救很大程度上需要抢时间,一些数据如果在入院前,比如说在急救车上,通过患者做心电图就能诊断出来,那就为院内的救治缩短了很多时间。此外,通过数据分析,还能看出不同医疗机构的治疗效果。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发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作用,在未来,将这些数据更好地和社区、公众联系起来,使基层到大医院能够更紧密地连在一起,进一步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统战部摘自国际在线 2018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