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简介
    • 部门概述
    • 主要职责
    • 统一战线图片展
  • 党派团体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中国民主同盟
    • 中国民主建国会
    • 中国民主促进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 中国致公党
    • 九三学社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 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
  • 党外知识分子
    • 两院院士中的统战人士
    • 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 民主党派市委委员
    • 民主党派区委委员
    • 其他社会任职
  • 民族宗教
    • 民族
    • 宗教
  • 人大政协
    • 现任政协人大名单
    • 历任政协人大名单
  • 荣誉榜
    • 集体荣誉
    • 个人荣誉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基本知识
  • 办事指南
网站旧版| 北京大学| 北大医学部|
  • 部门简介
    部门概述
    主要职责
    统一战线图片展
  • 党派团体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
  • 党外知识分子
    两院院士中的统战人士
    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民主党派市委委员
    民主党派区委委员
    其他社会任职
  • 民族宗教
    民族
    宗教
  • 人大政协
    现任政协人大名单
    历任政协人大名单
  • 荣誉榜
    集体荣誉
    个人荣誉
  • 学习园地
    政策法规
    基本知识
  • 办事指南

统战动态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统战动态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 统战动态» 2018

两会之声(二十七):全国政协委员陈仲强:关于医联体运行与管理...

发布日期: 2018-03-19

  历经3年来的努力,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医联体模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全面铺开,这对于完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方便患者就医、惠及百姓健康,加快实现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目标的基本保障、重要举措和可行的路径。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来看,医联体的运行并不十分理想,组织结构搭建起来了,合作协议签了,双向转诊、专家下沉、慢病管理、社区医疗队伍建设等推进缓慢。如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依托、有机联系、共同发展的医联体,实现医疗模式与服务体系的转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需要进行一系列运行机制、管理体系、人事制度及财政拨付等相关重大的变革。其中,医联体在运行机制上没有形成重大突破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如何使松散的联合体变成有机紧密联系的服务体系,如何使各区域医疗中心把这个服务体系当做自家的事去建设和维护而不仅是当做一项不得不做的任务,是实现医联体服务体系的关键所在。为此,建议:

  1.借用“分产到田,包干到户”的理念,调动大医院及社会资源发展建设社区医疗机构,推动医联体运行管理机制的变革。(1)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医疗机构上下行政机构一体化的医联体,如北京大学首钢模式;(2)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托管社区医疗中心,赋予人才物全面的管辖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紧密形的医联体;(3)引入社会资本办医建设社区医疗中心,采用购买服务模式实现政府对社区医疗服务及相应功能的要求;(4)鼓励开办诊所,提供多样化医疗服务。

  2.改变政府功能,由政府主管改为由托管医院主管,负责社区医疗服务、慢病管理、队伍建设、机构管理包括干部任免等,政府主要实施监管,确立运行指标、服务标准等。业绩优秀给予奖励,连续不达标,终止合作。

  3.政府配套系列改革,社区医疗的设施、行政及运行相关投入、人员编制及基础薪酬、医疗服务补偿及公共卫生管理费用等全额拨付给托管医疗机构,不足部分由托管医院自筹解决。

  4.改变目前的社区医生激励机制,编制人员经费交付托管医院管理,按工作业绩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托管医院再根据运行情况合理补充,解决社区医生收入过低,人员流失问题。

  5.对社会资本办医开办诊所或专家开办诊所,主要服务医保患者或承担政府的社区服务功能,应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并给予相应补贴。

  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运行模式、管理机制、人事制度、干部(院长)任命及财政拨付等一系列相关重大改革,打破利益篱笆,在更高层面上整合形成有机联系的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机构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为实现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的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首诊在社区、双向转诊,分级有序医疗的模式提供重要的保障。而这样模式的形成需要有清晰的顶层设计,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相关方多方参与才能完成。没有机制上的实质性改革做保障,最后医联体很难持续发挥作用。

  • 电话:82802966 82802300
    Email:bytzb@bjmu.edu.cn,bytzb2300@sina.com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