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具体推动过程中,我认为,还要特别关注三个方面因素。
首先,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社区医生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是一个重要的连接点,这支队伍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目前,社区、县域和三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收入差别很大,所以,应通过薪酬制度改革保护和激发社区医生的积极性。
其次,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医联体建设,使区域医疗中心带动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不过,如何保障好医联体的可持续发展,采取什么利益共享机制来保证内部成员共同发展,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认为,政府还应在财政、人员、设备等方面继续投入,并针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具体的服务标准和考核标准,由区域卫生计生委按照这些标准对社区进行评价和考核。同时,医联体内部成员间需要利益捆绑。医联体的长久运行还需在财政补助、人员管理、培训支持等方面建立更多内在联系。
此外,还要消除宣传误区,通过舆论宣传让百姓了解并熟悉社区的定位,进而引导更多患者配合分级诊疗的就诊路径。
(统战部摘自健康报 2018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