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民盟与九三学社基层组织联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巍巍太行,华夏脊梁;红色故里,世代传扬。为弘扬和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2018年11月2日-3日,民盟北医委员会与九三学社北医委员会联合组织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赴河北邢台英谈村原八路军总部和前南峪村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参观学习,近40名盟员和社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行人首先来到邢台西部小山村——英谈村。相传,唐末黄巢起义军曾在这里驻扎,召开过英雄座谈会,村子由此而得名英谈。它是我国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北方古石寨,是研究明清冀南地区风土人情的重要历史遗存,素有“江北第一古寨”之称。通过走访和交流,大家了解到在抗战时期,冀南地区八路军总部和冀南银行印刷厂就设在寨内的汝霖堂,总部首长彭德怀、左权、滕代远、蔡树潘及129师刘伯承、邓小平等曾在此居住过。古寨也因此被注入了红色印记。现在,这里依然沿袭着淳朴的民风,许多家庭还居住在上世纪30年代的房屋中,使用着最原始的生活物品。尽管他们的生活还不太富裕,但他们仍然黙黙地坚守着这片热土,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地劳作着。他们是那么的朴实无华,使这座由石板修建的幽美小山村无愧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古村镇”、“中国传统古村落”的称号。
革命传统教育的第二站是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一行人来到坐落在这里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陈列馆,缅怀革命先烈,学习抗大精神。抗大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毛泽东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任。1939年,抗大根据党中央指示离开延安,挺进华北敌后办学,从战争学习战争,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在抗大陈列馆,大家认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训,了解到抗大在陕北的创建、前期发展以及在敌后太行的峥嵘岁月。透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画像,大家仿佛身临其境,五千抗大师生渡黄河,涉汾水,翻吕梁,越太行,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的25个县,行程1250千米,辗转一年多,摆脱了日军的围追堵截,终于在1940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对外公开称为“青年抗日联合纵队”。盟员和社员们深深为抗日军政大学当年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而由衷钦佩,为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百折不饶的精神所感动。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和发扬抗大这种艰苦朴素、勤劳勇敢、不畏艰苦、勇于挑战的精神,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平生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抗大精神,如火焰般薪火相传,代代传颂。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温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更多的正能量”。民盟北医委员会与九三学社北医委员会联合组织的此次红色之旅,让盟员和社员的心灵再一次受到洗涤,增强了大家对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认识,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民主党派,更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参政议政,时刻与党同心同行。在短短的两天相处中,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友情,一致对此次活动给予肯定,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加深联系并联合开展活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老一辈革命者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定会鼓舞北医盟员和社员们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北大医学建设贡献力量!
(民盟北医委员会、九三学社北医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