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面对面,今天我们来面对全国人大代表,北大首钢医院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顾晋。目前,癌症已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给国家、社会、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成为重大民生痛点。今年两会,一项《关于开展国家癌症攻坚行动的提案》被提交上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是调研组成员之一。
记者:怎么才能够避免这种恶性的肿瘤,怎么避免癌症的这种相对比较快的增长脚步?
顾晋:我先应该纠正一个观念,中国癌症整个的发病率,实际上在全世界不算是高的,全世界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是在什么地方?是在北欧、荷兰、丹麦,还有新西兰、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我们的发病率其实是一个中低水平的,我们的人口基数大,所以我们人数大,每年几百万;第二就是癌症的发病率它有一个过程。我们经济发展牺牲一些环境,还有资源的一些消耗同时,整个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以粗粮为主现在变成了都吃细粮,原来都在骑自行车现在变成坐汽车了,吸烟,还有肥胖。这些是在这些年来的发展过程当中的。任何一个社会,其实在欧洲在美国,也都是这样过来的。癌症的整个增长是跟这些因素有关系。怎么去提高他的生存率?我觉得有几个方面:一个就是从国家层面来,有一种国家的战略。建议建立国家癌症防控计划,提了这么一个建议。这里边包括了筛查,因为癌症的早期发现可以明显降低他的死亡率。
记者:就是在诊断之前应该再往前延伸?
顾晋:对,因为我们现在癌症的治疗保障体系都是诊断和治疗。现在医保你要是做个内镜给你报销,你要做手术给你报销,你要化疗给你报销。
记者:如果查呢?
顾晋:筛查,早期发现的时候,是人在正常的状态下这些筛查,这些人群。比如基于45岁,我们做肠癌的,45岁以上的人应该做一次肠镜,这些我们的检查还没有完全列入到一个国家战略层面。
记者:如果要是能够列入到医保,带来的结果会是什么?
顾晋:比如说从肠癌来说,能够发现很多早期的息肉、腺瘤。你把它通过内镜一摘就不会变成癌了。
记者:多长时间查一次是最好的?
顾晋:45岁以后查一次,以后如果没有病灶的话,你一般五六年、六七年都可以,甚至于十几年再查第二次都行。
记者:这笔钱为什么要纳入到医保经费里面?这完全应该由个人的意愿?
顾晋:在很多国家是一个国家的健康战略。因为我们国家人比较多,所以医保总体盘子是有限的。这种情况下我提的建议就是说,能不能一个是医保向两头延伸,一个能不能引入这些商业保险。管两头,然后国家医保管中间。这样就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照顾,这个就是说所谓医保的范围是什么。你范围不是说就是诊断和治疗,如果你的范围能够包括这种照顾、养老这些东西,那就不一样了。
(统战部摘自健康界 2019年0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