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简介
    • 部门概述
    • 主要职责
    • 统一战线图片展
    • 工作记事
    • 历任统战部长
  • 党派团体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中国民主同盟
    • 中国民主建国会
    • 中国民主促进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 中国致公党
    • 九三学社
    • 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
  • 党外知识分子
    • 两院院士中的统战人士
    • 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 民主党派市委委员
    • 民主党派区委委员
    • 其他社会任职
  • 民族宗教
    • 民族
    • 宗教
  • 人大政协
    • 现任政协人大名单
    • 历任政协人大名单
  • 荣誉榜
    • 集体荣誉
    • 个人荣誉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基本知识
  • 办事指南
网站旧版| 北京大学| 北大医学部|
  • 部门简介
    部门概述
    主要职责
    统一战线图片展
    工作记事
    历任统战部长
  • 党派团体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
  • 党外知识分子
    两院院士中的统战人士
    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民主党派市委委员
    民主党派区委委员
    其他社会任职
  • 民族宗教
    民族
    宗教
  • 人大政协
    现任政协人大名单
    历任政协人大名单
  • 荣誉榜
    集体荣誉
    个人荣誉
  • 学习园地
    政策法规
    基本知识
  • 办事指南

统战动态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统战动态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 统战动态» 2020

北京市政协委员沈琳:加大对首都医药创新发展的支持

发布日期: 2020-04-17

  作为一名来自临床一线的肿瘤科医生和临床研究者,我对医药科技创新特别关注,因为它涉及百姓健康与幸福感受,是维护北京地区百姓健康持续高水平、实现健康中国和北京引领国内医学创新地位的前提与保障。

  近年来,大批药企总部、研发中心迁离北京落户南方。如上海张江生物孵化中心、苏州生物产业园区等。这对北京市新药研发、创新和与医疗资源对接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首都,北京的医疗资源和患者数量居全国之首,医疗水平与医学研究水平全国第一。而且北京市政府正在加大对临床研究型病房的建设支持,有足够的临床研究资源和平台来支撑新药的临床研究需求。药企的总部和研发中心的外迁,势必会带来药企研发与北京地区临床医疗与科研院所研究合作的不便,新药临床实验中心的选择也可能改变,不利于北京市在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医疗创新方面的发展,影响北京地区的医疗创新水平。

  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出台扶持政策,保持北京市在大健康行业科技创新进程中的优势位置,为更多患者造福,为社会造福。

  政府应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保留药企研发机构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为药企研发机构提供扶持政策、为高质量的制药企业留有一席之地,使更多制药企业能够在京建立研发中心,甚至吸引国内外医疗医药公司将总部设立在本市,进而更好地利用北京市目前的临床研究资源,助推本市新药研发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比如百济神州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牵头做临床试验之后、经美国FDA 批准上市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就是很好的例子。

  建议效仿现在创业市场的孵化器,成立北京市新药孵化中心科技园。充分利用在京研究机构、大学、临床院所等的研究成果,加大投入目标成果、孵化目标产出、为创新药物、器械器材、生物制品、细胞治疗从前期研究走向规模化生产架设“鹊桥”,加速临床试验进程,推进产品市场化。孵化中心科技园可以与国家药物筛选中心、国家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国家制药工程技术中心、各大医院临床实验中心、国有企业之间建立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信息流通的合作研发机制,通过人、财、物的聚集构建新药创新体系化的管理支持平台。

  应建立高水平的专家委员会或专家库,为进入孵化平台的项目予以技术方面的指导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在税收、人才待遇、办公场地等方面给予来京和在京药企具体的政策支持,让医疗企业(包括已经成熟的制药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或新药发明者)更加专注于创新和新药的前期研究和开发, 保持其创新性技术在世界范围的领先水平和核心专利。

  通过加大以上几方面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北京市形成一个新药研制开发的项目链, 从而不断产生新的药物等医疗相关产品, 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的新药、新产品研发人才, 提升医药开发、临床试验能力, 加快医药开发进度,使北京市成为医药产业研发与临床研究结合的最优区域, 把北京新药、医疗产品孵化中心科技园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在造福首都人民的同时,为全国的医药产业作出贡献。

  (统战部摘自《北京观察》2020年第四期)

  

  • 电话:82802966 82802300
    Email:bytzb@bjmu.edu.cn,bytzb2300@sina.com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