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简介
    • 部门概述
    • 主要职责
    • 统一战线图片展
    • 工作记事
    • 历任统战部长
  • 党派团体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中国民主同盟
    • 中国民主建国会
    • 中国民主促进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 中国致公党
    • 九三学社
    • 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
  • 党外知识分子
    • 两院院士中的统战人士
    • 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 民主党派市委委员
    • 民主党派区委委员
    • 其他社会任职
  • 民族宗教
    • 民族
    • 宗教
  • 人大政协
    • 现任政协人大名单
    • 历任政协人大名单
  • 荣誉榜
    • 集体荣誉
    • 个人荣誉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基本知识
  • 办事指南
网站旧版| 北京大学| 北大医学部|
  • 部门简介
    部门概述
    主要职责
    统一战线图片展
    工作记事
    历任统战部长
  • 党派团体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
  • 党外知识分子
    两院院士中的统战人士
    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民主党派市委委员
    民主党派区委委员
    其他社会任职
  • 民族宗教
    民族
    宗教
  • 人大政协
    现任政协人大名单
    历任政协人大名单
  • 荣誉榜
    集体荣誉
    个人荣誉
  • 学习园地
    政策法规
    基本知识
  • 办事指南

统战动态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统战动态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 统战动态» 2020

农工党党员葛庆岗:见过许多生死 泪点依然很低

发布日期: 2020-04-02

  

  1月26日大年初二的清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葛庆岗刚刚结束了24小时值班,踏着晨光,他匆匆赶回家收拾行李,因为就在前一天晚上,他接到了院里的通知:马上驰援武汉。整理好行囊,亲吻了刚刚满月的儿子“猪小二”,跟还不知情的妻子只简单地说了句“我要去武汉了”,葛庆岗就立即返回医院报到。当天下午,他带领着北医三院第一批20人援鄂医疗队进入武汉市,目标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危重症患者救治。他说:“就像战士要上战场,医生战斗在疫情最前线是职责所在,一定不辱使命。”

  刚到武汉时,院区没那么多危重病房,得把普通病房改成危重症传染病病房,葛庆岗说:“国家队的任务就是危重症患者救治。”于是,他与北京协和医院、北大第一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6家医院的国家医疗队负责人一起参与到危重症传染病病房的改建工作中,从病房改造筹建到1月28日首次带组进病房,他36小时没有休息。

  

  2月15日,葛庆岗在隔离病房调整呼吸机

  2月1日,经过5天摸索,葛庆岗带领队员将自制病例模板、病程模板、交班模板、临床路径、护理模板等隔离病房运行管理机制,提请国家医疗队讨论后,加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院信息系统中,并在整个院区推广应用,有效保证了病房平稳有序运行。

  随着第二批、第三批队员的到来,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在与兄弟医院开辟两个危重症病房后,独立接管了一个50张床位编制的危重症新病区。葛庆岗协助制订《工作手册》,内容涵盖了病房制度、诊疗常规、操作规范、管理流程等,为新病区规范的同质化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队员们眼里雷厉风行的葛庆岗,也有温暖柔情的一面。有次葛庆岗查房,一位患者看到他的护目镜上有雾气,下意识抬起手想替他擦拭,手抬到一半立刻又放了下去,“他是怕感染我”,葛庆岗一怔,马上就握紧了患者的手。“和葛队一起工作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是个‘细节控’。”一位队员说,有一次葛庆岗查完房即将返回清洁区开医嘱,离开前照旧巡视病房,一眼就发现有个队员的防护口罩和眼罩中间有一道缝隙,他立刻要求这位队员出去换人,自己留下接替护理岗。

  分秒必争地与死神搏斗是日常工作。葛庆岗回忆到:“到了武汉进了新冠肺炎的病房后,我跟队员们说,‘不一样的消毒水的味道,但是一样的感觉。’”2003年非典期间,是他入职重症医学科的第七个年头。那时,他正在休假,接到医院的电话“有个非典的病人需要马上抢救”,他放下手上所有事情直奔医院,一干就是20多天,每天8个多小时“泡”在汗水里全负荷的工作。“工作本身的难度和强度就非常大,再穿上整套的隔离服,给病人做操作、做治疗,我们喘气都很费劲。”葛庆岗说,“对呼吸的渴望,从来没有体会那么深。这次又体会到了。”但这次医疗防护条件进步了太多。他说:“非典刚开始时,防护措施很简陋,物资很稀缺。当时感染防控的条件不好,医护人员更换隔离衣、防护服都只能在院子里。”那是他第一次切实地感受到生命的不确定性。“工作很美好,生活也很美好。只有真正经历过这些生死之事,才能体会到。”葛庆岗声音颤抖地说。他在武汉总讲“湿透我衣服的是眼泪”,身为ICU医生,一个重症医学科老兵,见过许多生生死死,自以为心已经被淬炼得“很硬”,然而在这里,他的泪点依然很低。

  与“新冠”共“武”的日子,葛庆岗只想用至真至善的平凡温暖患者,因为是患者让他成长,是患者用纯粹滋润医者,医者的执着才不会枯萎;最愿听到的话是“队员们体温都不高”;作为队长,他想对队员们说:“你们已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精神得到了洗礼,你们永远是我心中的骄傲!承载着这段经历的登机牌,请留好!等把你们所有人安全地带回北京,我就能睡个踏实觉了。” 

  

  (北医统战部摘自《生命时报》2020年3月30日)

  • 电话:82802966 82802300
    Email:bytzb@bjmu.edu.cn,bytzb2300@sina.com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