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启德院士所著的《医学的温度》一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激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乃至社会各界对现代医学和医学人文的深入思考,被评为2020年中国好书。自该书出版以来,在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全体社员中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为了深入理解和交流学习心得,提升广大社员的医学人文精神,2021年6月19日下午,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召开了主题为“反思医学本质、践行人文精神——《医学的温度》”交流座谈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委员、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以及九三社员近70人参加了会议。九三学社中央原主席韩启德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徐善东,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张晓黎、副部长高慧芳、李晓鹏,医学部党委统战部部长王军为,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学强等莅临会议。会议由委员会副主委李子健主持。
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屠鹏飞教授首先致辞并基于《医学的温度》中“中医不能排斥现代科学”观点分享了对中医药发展的认识:中医药发展需要重视创新,必须与时俱进、吸取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中医药诊疗水平;中医药必须采用现代方法证实临床疗效,并阐释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本质;中医药发展不可盲目跟风,要坚定中医药自信。九三学社社员、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姜玉武教授就儿科住院医师人文素养的培养分享体会,他认为只有在先进医疗技术的基础上,带有温暖的人文,才能带给患者真正实质性的帮助。好医生应当具备仁爱之心,以患者利益至上,与患者共同决策、共担医疗风险。九三学社社员、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教授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表示在自己人生至暗时刻,是患者和护士的温暖给了他继续前行的勇气,温度可以传递、放大,过度依赖技术造成的医疗并发症,可以通过温度去弥补和愈合,温度可以治疗疾病。九三学社社员、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薄世宁围绕现代医学治疗的困境分享了读书心得,他认为受困于现代医学体系以及医学的高度专业性,导致临床医生治疗的困境,而《医学的温度》一书重新审视现代医学,从技术、方法、态度三方面对现代医学进行了梳理,体现了医学大家的格局。
来自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和各临床医院9个支社的18位社员分享了读书心得,社员们结合自身的工作、从医和生活经历,从人文关怀、循证医学、死亡教育、叙事医学、家庭教育、学校发展等多方面畅谈了体会,一致认为《医学的温度》一书深入浅出、严谨求真,对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解答了心中疑惑、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社员们一致表示,加强人文素养的提升,传递医学的温度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韩启德院士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就委员会社员的发言内容与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医学具有人文性,也具有科学性,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不能排斥科学性。科学是一种精神、一种范式,也是一种过程,科学精神最根本的内涵是求真和批判。希望大家继承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作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和参政党成员。希望大家心系国家和人民的大事,积极关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九三学社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政治上要坚定、组织上要坚强、履职上上要坚实。北医委员会是具有优良传统的基层委员会,要继续勇于创新,适应当今时代发展。要践行北医人的“厚道”品格,厚学厚德,脚踏实地,在各方面都追求卓越。委员会活动要结合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通过活动发现人才,通过活动,深入调研,深入讨论,产生高质量的建言献策,为国家和学校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李子健副主委做总结发言,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医学的温度》一书及与韩启德院士的深入座谈,更深刻体会医学的科学属性和人文属性,反思医学本质、践行人文精神。更深刻的践行北医的“厚道”精神,脚踏实地,厚积薄发,不忘医学初心。
本次会议由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主办,第三医院支社协办。
(文: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孙建军 宋涵超,摄影:黄大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