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守护祖国北疆群众健康,2025年6月28日、29日,由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组织,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支社具体承办的健康服务下基层”系列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院、呼和浩特第一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卓资县人民医院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和北大医院、北医三院、北医六院等多家附属医院的专家团队在当地开展了医疗义诊、学术交流与科普指导等多项活动。


一、6·28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院专场学术交流与义诊活动
6月28日,活动开幕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院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由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杨钟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院院长七十、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陈子豪、九三学社呼和浩特市委员会主委张郡、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主委屠鹏飞教授先后致辞。此次活动作为“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学习调研,落实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边疆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实践,彰显了九三学社医卫界别专家的社会担当与奉献精神,表达了对深化京蒙口腔医疗协作、共建长效帮扶机制、同心共筑健康梦的共同愿望。

学术交流环节,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郭玉兴、夏丹丹、路瑞芳和王立宽等专家,先后分享了外科拔牙与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口腔骨修复、种植体周病诊断治疗以及口腔舒适化治疗等前沿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临床经验,为当地口腔医疗从业者拓宽了学术视野,深化了专业认知。

宣教义诊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院门诊大厅举行,吸引了众多患者前来咨询问诊,其中不乏专程慕名而来的群众。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王洋、刘洋、郭玉兴、夏丹丹、路瑞芳和王立宽等多位专家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给予专业的治疗建议和预防指导,涵盖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科、牙周科、口腔修复学等多个口腔医学领域。本次义诊。同时,专家们还向现场群众发放口腔健康宣传资料,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有效提升了大家的口腔健康意识。

口腔科普指导专场,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许桐楷副主任医师为当地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口腔科普指导讲座。他首先观看了院内医务人员的口腔科普作品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而后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自媒体时代背景下,作为口腔医生如何利用好网络平台进行口腔相关知识的科普工作,现场人员互动积极,反响热烈。

活动期间,专家团还参观了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院的红色党建教育基地、儿童口腔科普基地、口腔数字化诊疗中心及正畸数字化口扫室等特色区域。参观过程中,双方专家围绕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导板设计、隐形矫治方案规划、椅旁即时修复(CAD/CAM)中的创新应用、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数据安全、技术普及等挑战展开了热烈讨论,深入交流经验与见解,进一步促进了两院在口腔医疗技术领域的交流协作。


二、6·29内蒙古卓资县人民医院专场学术交流与义诊活动
6月29日,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医疗专家团一行抵达卓资县人民医院后,立即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义诊工作中。来自北京大学的口腔科、呼吸危重症科、精神科、妇产科、生殖科、肿瘤科、麻醉科、心身科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在县医院对应诊室为当地群众提供权威的健康咨询、疾病筛查与诊疗建议。诊室内,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群众解答疑惑,进行专业的体格检查,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提供个体化的防治指导。一位前来就诊的老年患者表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大医院顶尖专家的服务,真是解决了我们看病难的大问题。”

午后,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奋斗初心,活动重心转向红色教育。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的成员们前往卓资县贺龙指挥中心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主题党日活动。

卓资县人民医院的王晓龙院长表示,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专家团队的卓资之行,是一次“健康送下乡”与“精神补足钙”相结合的生动实践。专家们的精湛医术与无私奉献,不仅为卓资百姓带来了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为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注入了强劲动力;而追寻红色足迹的党日活动,更凝聚了力量,砥砺了初心。
此次“健康服务下基层”活动,是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体现。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传承红色基因贡献了积极力量。活动不仅为内蒙古地区医疗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让当地群众切实享受到优质的健康服务,更进一步深化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院作为紧密型医联体的合作关系,为推动基层口腔和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北大力量”。
(北京大学九三学社第二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