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农工党北京大学委员会赴河北保定开展调研学习、医疗帮扶和合作共建活动,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农工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口腔医院院长邓旭亮,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陈子豪,农工党北京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口腔医院支部主委孙燕楠,以及北京大学各附属医院农工党党员专家参加活动。
中共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会见了邓旭亮一行,双方围绕建立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口腔科普教育基地,深化京保区域医疗和健康消费等方面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京津冀社会服务共建基地座谈会在保定市第二医院召开。农工党河北省委会参政议政(社会服务部)部长于鑫,民盟河北省委副主委、保定市委主委、保定市政协副主席、第二医院院长葛长青,中共保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庄荐钧、保定市卫健委主任庞颖及保定市第二医院相关负责人出席。
邓旭亮在座谈会上高度评价了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成效。他表示座谈会既是技术的对接、资源的共享,更是初心的共鸣、使命的共担。他希望,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打造“精准帮扶”长效机制;共建京津冀合作平台,为保定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建言献策。陈子豪表示,健康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医学搭建起了交流的平台,希望将发挥农工党所长与服务保定所需紧密结合,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健康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献计出力,彰显大统战的制度优势、提升服务大局、服务一线效能。

座谈会后,党员专家们在保定市第二医院进行查房、会诊、义诊和调研。专家们深入临床一线,分组参与内科、外科、神经内科、口腔科、病理科、检验科等科室查房,结合病例细节指导诊疗方案优化,针对多例系统疑难杂症开展跨院多学科联合会诊,提出精准诊疗路径。义诊现场,涵盖多个临床科室的专家们为患者提供疾病筛查、用药指导及健康咨询。同时,专家们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为相关科室的管理优化与学科建设进行梳理并提出改进方案。在学科建设方面,围绕人才梯队培养、科研平台搭建、多中心项目设计等核心议题,结合实例解析如何推动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


义诊结束后,党员们赴农工党中央文献陈列室、国际医疗基地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农工党中央文献陈列室,大家系统回顾了农工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携手前行的奋斗历程,深刻感悟“爱国、革命、奉献”的优良传统。随后走进国际医疗基地博物馆,大家依次参观“国际医疗合作历程”“基层医疗帮扶成果”“智慧医疗创新实践”等展区,重点关注了农工党在参与地方医疗帮扶、推动国际诊疗技术交流中的实践案例。党员们表示,此次参观深化了对“健康中国”战略在地市实践的认识,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界别优势,在医疗公益服务、技术下沉等方面主动作为,助力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在本次活动总结会上,孙燕楠表示,此次活动为双方搭建了务实合作的桥梁,未来应在巩固医疗帮扶成果的基础上,拓展合作维度,更要探索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甄橙结合医学人文领域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在跨地域协作中人文赋能健康发展的核心价值,未来可依托保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建立“医学人文研究协作机制”,形成兼具学术价值与传播力的研究成果。

2025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十一年,农工党北大委员会在“首都南大门”保定,以帮扶调研的实际行动,践行协同发展理念。未来,农工党北大委员会将继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帮扶措施落地见效、惠及民生,为保定及周边地区人民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农工党北京大学委员会乔静、甄橙供稿)